将佐 [jiàng zuǒ]
1. 指高级军官。
英[high-ranking officer;]
将佐 引证解释
⒈ 将领及佐吏。
引《晋书·刘琨传》:“每见将佐,发言慷慨。”
《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寧家。”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转一资》:“以此将佐而下,常患乏人。”
国语词典
将佐 [jiàng zuǒ]
⒈ 泛称高级军官。
引《晋书·卷六二·刘琨传》:「每见将佐,发言慷慨。」
《三国演义·第二八回》:「玄德见兄弟重聚,将佐无缺,又新得了赵云。」
将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裨释义: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
- 2.
六正释义: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 《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汉 刘向《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
- 3.
和逊释义:和睦谦逊。唐 薛收《元经传·建兴二年》:“﹝文武将佐﹞上思报国,下以寧家,善相和逊,以听朝旨。”清 毛岳生《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事尊长与待交友,又极和逊。”
- 4.
帐内释义:军幕中的将佐。
- 5.
忝冒释义:犹言滥竽充数。唐 白居易《初授拾遗献书》:“但言忝冒,未吐衷诚。”宋 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而其下将佐,覩臣忝冒,必思侥倖,岂復有实效之心。”《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蒙正 虽登显位,然其风望不为忝冒。”
- 6.
牌印释义:令牌和印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令孜 夜入 建 军,以节度观察牌印授 建。”《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四年》:“将佐已下从行者三百餘人,并牌印皆没不返。”胡三省 注:“古者授官赐印綬,常佩之於身,至解官则解綬。至 唐 始置职印,任其职者,传而用之。其印盛之以匣,当官者寘之卧内,别为一牌,使吏掌之,以谨出入,印出而牌入,牌出则印入,故谓之牌印。”《三国演义》第十二回:“万望明公可怜 汉 家城池为重,受取 徐州 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清 孔尚任《桃花扇·赚将》:“亏了夫人 侯氏,有胆有谋,昨夜画定计
- 7.
简阅释义:⒈考察;察看。 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计数不离於前,万事简閲於心。”《宋书·五行志四》:“去年采择良家子女,露面入殿,帝亲简閲,务在姿色,不访德行。”《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皋 至 洪州,悉集将佐,简閲其才,得牙将 伊慎、王鍔 等,擢为大将。”⒉谓检阅军队。《南史·韦粲传》:“还至 庐陵,闻 侯景 作逆,便简閲部下,倍道赴援。”《旧唐书·高祖纪》:“丙申,幸 宜州,简閲将士。”《明史·濮英传》:“同 宋国公 胜 等简閲 山西 士马。”⒊简选。宋 欧阳修《虞部员外郎吕师简可比部员外郎制》:“
- 8.
管领释义:⒈管辖统领。唐 李群玉《赠人》诗:“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 楚襄王。”《水浒传》第九四回:“副先锋 卢俊义 辞了 宋江、花荣 等,管领四十员将佐,军兵五万,望西北进征。”《明史·汪广洋传赞》:“明 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筦领枢要,率以勋臣领其事。”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三:“不看人间顷刻花,他年管领风云色。”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今则自然界之记录,无远不届。远之星体之运行,小之原子之变化,皆为科学所管领。”⒉领受。唐 白居易《题小桥前新竹招客》诗:“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宋 杨恢《祝英
- 9.
耆寿释义:⒈年高德劭者。亦泛指老寿之人。《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孔 传:“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考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唐 刘禹锡《代谢冬衣表》:“中使 王国清 至,伏奉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明 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耆寿之朋,簪缨之儔,闻 希文 之归,必行斝授餼,委曲相问劳。”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典型,亦足以示新进。”⒉高寿。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宋惠安 八十、张邓公 八十六
- 10.
自举释义:⒈自我推荐。《逸周书·酆保》:“十败:一、佞人败朴,二、諂言毁积,三、阴资自举……”宋 王谠《唐语林·夙慧》:“开元 初,潞州 常敬忠,十五明经擢第,数年遍诵五经,上书自举云:‘一遍诵千言。’”⒉凭自己的好恶来推荐人。《韩非子·有度》:“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⒊自己举起。《庄子·逍遥游》:“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新唐书·韩滉传》:“始,漕船临 江,滉 顾僚吏曰:‘天子蒙尘,臣下之耻也。’乃自举一囊,将佐争负之。”⒋自我检举。《明律·名例律·公事失错
- 11.
虓阚释义:虎暴怒哮吼的样子。引申为勇猛强悍。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汉书·叙传上》:“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御,侯伯方轨,战国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晋 潘岳《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明 吾丘瑞《运甓记·觖望招兵》:“当此天下汹汹,人情思乱,岂无鹰扬将佐藏形草泽之中,虓闞英雄伏跡戍囚之列,可与共图大业。”
- 12.
賫领释义:持取。《水浒传》第九八回:“田虎 大惊,与众多将佐正在计议,忽报 襄垣 守将偏将 叶清,賫领国舅书札到来。”
- 13.
閲习释义:训练演习。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状》之二:“臣等夙夜议论,思有报効,奏选将佐,促治城寨,閲习军马,完补器械,为向秋之备。”宋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农事餘暇,委头目常切提举閲习武艺,务令精熟齐整。”宋 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召募水军,统以将佐,逐时閲习,可以为长久之利,非特应一时之急而已。”
- 14.
馈赂释义:赠送财物;贿赂。《左传·哀公十年》:“吴 将伐 齐,越 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浚 将佐争诣军门谢罪,馈赂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