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的意思
fǎnqiúzhū

反求诸己

简体反求诸己
繁体反求諸己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n,(1) 翻转,颠倒。【例句】: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例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3) 抵制,背叛,抗拒。【组词】:反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组词】:反常。(5) 回击,回过头来。【组词】: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6) 类推。【组词】:举一反三。

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zhū,(1) 众,许多。【组词】:诸位。诸君。诸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句】:投诸渤海之尾。(3) 犹“之”。【例句】:“能事诸乎?”。(4) 犹“于”。【例句】:“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例句】:“日居月诸,照临下土”。(6) 姓。

jǐ,(1) 对别人称本身。【组词】: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基本含义

反思自身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反求诸己的意思

反求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1. 求:寻求。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

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

反求诸己 引证解释

⒈ 犹反躬自问。谓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宋 程颐 《周易程氏传》卷三:“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子夏 篤信圣人, 曾子 反求诸己。”


国语词典

反求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⒈ 反过来要求自己。

《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怨天尤人


反求诸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严于律己释义: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 2.
      反躬自省释义:躬:自身;省: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 3.
      反躬自问释义:事后反过来问问自己,指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躬:自身。
    • 4.
      闭门思过释义:本作闭阁思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汉书·韩延寿传》记载,韩延寿为左冯翊太守时,有一次见有兄弟两人争讼田产。韩认为骨肉争讼,有伤风化,责任在于自己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于是“闭阁思过”,最后感化了这兄弟俩,由互争变为互让。

反求诸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怨天尤人释义: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 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天:这里指命运。

反求诸己(fanqiuzh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反求诸己读音 怎么读 反求诸己,拼音是fǎn qiú zhū jǐ,反求诸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反求诸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