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 [cài yǎn]
1. 东汉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女。蔡邕女。自幼博学通音律,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死,回娘家。董卓之乱中,被掠入南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再嫁屯田都尉董祀。有五言诗及骚体《悲愤诗》各一篇,前者为其代表作。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现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之作。
国语词典
蔡琰 [cài yǎn]
⒈ 人名。(西元172~?)字文姬,东汉陈留人,蔡邕之女,有才思,解音律,嫁卫仲道,夫亡无子。兴平年间,天下丧乱,为胡骑所获,在胡十二年,曹操以金璧赎归之。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后再嫁董祀。
蔡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郎释义:⒈官名。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⒉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 2.
天常释义: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汉 蔡琰《悲愤诗》之一:“汉 季失权柄,董卓 乱天常。”《明史·程启充传》:“启充 言:‘灾及内寝,良由徇情之礼有戾天常,僭逼之名深乖典则。’”
- 3.
孤景释义:同“孤影”。汉 蔡琰《悲忿》诗:“煢煢对孤景,怛咤糜肺肝。”南朝 宋 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诗:“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諼。”
- 4.
尘沙释义:⒈尘埃与沙土。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元 虞集《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李季《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⒉喻污浊,战乱。清 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 天寿山,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蔡有守《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⒊犹尘世。宋 梅尧臣《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宋 王安石《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
- 5.
悲愤诗释义:诗篇名。 东汉蔡琰作。有五言和骚体两篇。五言一篇全长一百零八句,叙述作者于董卓之乱中被掠于乱兵,流入南匈奴并生有两子,后又被赎还乡的惨痛经历,是汉末大乱中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的生动写照。骚体一篇,后人多疑伪托之作。
- 6.
戎虏释义: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唐 温庭筠《伤温德彝》诗:“昔年戎虏犯 榆关,一败 龙城 匹马还。”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词:“戎虏乱中夏,星歷一周天。”
- 7.
搅刺释义:纷乱翻腾犹如刺戳。旧题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三拍兮絃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 8.
畜恨释义:积恨。旧题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之三:“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唐 善生《旅中答喻军事问客情》诗:“畜恨霜侵鬢,搜诗病入神。”
- 9.
篡弑释义:犹篡杀。 谓弑君篡位。汉 蔡琰《悲愤诗》:“汉 季失权柄,董卓 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宋 苏轼《上皇帝书》:“齐 至强也,周公 知其后有篡弑之臣。”清 顾炎武《李克用墓》诗:“朱温 一篡弑,发愤横琱戈。虽报 上源 讎,大义良不磨。”清 昭槤《啸亭杂录·平西域》:“甲子岁,噶尔丹策零 既没,不数年间篡弑相仍。”
- 10.
羯羶释义:羊臊气。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 11.
艰阻释义:⒈艰难险阻。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寻思涉歷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悽楚。”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度 葱岭 已入北 天竺 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絶。”唐 皎然《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诗:“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清 吴敏树《与朱伯韩书》:“十餘年来,重以艰阻,一兄一弟,俱已亡逝,独侍老母,身任俯仰之计。”⒉阻难。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方彫云 为 白太傅 所知,后游 涪州,累为閽人艰阻。为诗以献 卢尚书,范阳公 怒閽者而礼 方生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