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 [ān líng]
1. 战国时国名。本属魏,秦灭魏后,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安陵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国名。本属 魏,秦 灭 魏 后,欲以五百里地易 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国语词典
安陵 [ān líng]
⒈ 地名。战国时魏属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
⒉ 复姓。
安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县释义:指 汉 代 长安 附近的 长陵、安陵、阳陵、武陵、平陵 五县。
- 2.
五陵释义:汉元帝以前,西汉皇帝每筑一陵,要设一个陵县,将王孙豪富迁去。 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渭水北岸今兴平市东北至咸阳市附近塬上,合称五陵,又称五陵塬。
- 3.
传书释义:⒈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⒉指抄写或刻印书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⒊传授书籍。唐 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⒋传递书信。唐 李商隐《离思》诗:“朔雁传书絶,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明 许潮《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此人可以传书。”柯岩
- 4.
前鱼释义:《战国策·魏策四》:“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兇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南朝 齐 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 矫后驾,安陵 泣前鱼。”唐 郑锡《玉阶怨》诗:“前鱼不解泣,共輦岂关羞。
- 5.
奠献释义:献祭品以祀死者。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庚辰,帝謁 安陵,奠献号慟,左右皆泣。”
- 6.
安陵姓释义:安陵姓源于姬姓。
- 7.
安陵释义:战国 时国名。本属 魏,秦 灭 魏 后,欲以五百里地易 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 8.
掷涂释义:以投掷泥土为戏。《南史·齐废帝郁林王纪》:“又多往 文帝 崇安陵 隧中,与羣小共作诸鄙褻掷涂赌跳、放鹰走狗杂狡獪。”《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掷涂赌跳。”胡三省 注:“涂,泥也。以涂泥相掷为戏也。”
- 9.
明发释义:⒈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 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 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⒉谓孝思。晋 陆机《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情深明发。”宋 苏轼《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⒊早晨起程。晋 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 10.
柏子户释义:宋 代设置守皇陵的民户。因皇陵广植柏,故称。《宋史·礼志二六》:“﹝ 大中祥符 ﹞四年减柏子户,安陵、永昌、永熙 各留四十户,永定 五十户,会圣宫 十户。”
- 11.
班固释义:(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写的《汉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另著有《白虎通义》《两都赋》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 12.
班超释义:(32—102)东汉军事家、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曾出使西域,在西域活动了三十一年,击破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使西域各族人民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了中西交通的道路。
- 13.
蓐蚁释义:本作“蓐螻蚁”。《战国策·楚策一》:“安陵君 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螻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鲍彪 注:“愿为蓐以辟二物。蓐,陈草也。”谓愿舍身而为王效劳于地下。后因以指对帝王忠心耿耿。
- 14.
赌跳释义:以跳跃的高低比赛胜负。 《南齐书·高帝纪上》:“又於 蛮冈 赌跳。际夕乃还 仁寿殿 东阿毡屋中寝。”《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帝自山陵之后,即与左右微服游走市里,好於 世宗 崇安陵 隧中掷涂、赌跳。”胡三省 注:“跳,跃也;赌跳者,以跳跃高出者为胜。”
- 15.
连陌释义:⒈街道相连。晋 潘岳《上舍客议》:“十里萧条,则奸宄生心;连陌接馆,则寇情震慑。”⒉阡陌相连。形容区域广阔或田地连片。宋 王珪《年节起居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表》:“万国来庭,犹想献珍之会;五陵连陌,空成拱木之阴。”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
- 16.
青童释义:⒈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⒉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⒊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