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言 国言的意思
guóyán

国言

简体国言
繁体國言
拼音guó yán
注音ㄍㄨㄛˊ 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言论政策或国家的官方语言。

国言的意思

国言 [guó yán]

1. 国人的谤言。

国言 引证解释

⒈ 国人的谤言。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
南朝 宋 颜延之 《自陈表》:“臣 延之 人薄宠厚,宿尘国言。”


国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言释义:国人的谤言。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南朝 宋 颜延之《自陈表》:“臣 延之 人薄宠厚,宿尘国言。”
    • 2.
      腴沃释义:肥沃;富饶。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断;侯甸之内,水陆腴沃以乡里计。”梁启超《爱国歌》之一:“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孙中山《建国方略。第一计划》:“世界他处,欲求似此广漠腴沃之地而邻近於四万万人口之中心者,真不可得矣。”
    • 3.
      至圣释义:⒈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墨子·辞过》:“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夫 大舜 生於东,文王 生於西,其实天下至圣,非东西可得而限也。”⒉旧时亦以专指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宋 祥符 元年,幸 曲阜,謁 文宣王 庙,諡 玄圣文宣王;五年,改諡 至圣。”翁元圻 注引 明世宗 时礼部议曰:“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 孔子
    • 4.
      进胙释义:进献祭祀用的牲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 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杜预 注:“进胙,国中祭祀也。”《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供奉口味,躬鐍其舆乃遣,进胙亦如之。”
    • 5.
      金源释义:金国 的别称。金 阿鲁图 《进<金史>表》:“维此 金源 ,起于海裔。”《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路 即 海古 之地, 金 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 按出虎水 源於此,故名 金源 。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序》:“《中州》之诗,亦 金源 之史也。”

国言(guo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言是什么意思 国言读音 怎么读 国言,拼音是guó yán,国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