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髮 披髮的意思

披髮

简体披髮
繁体
拼音pī fà
注音ㄆㄧ ㄈ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髮。鬓髮。怒髮冲冠。《詩•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髮如蠆。”(2) 草木。《莊子•逍遙游》。【组词】:“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 古代长度单位,尺的万分之一。《新書•六術》。【组词】:“十毫為髮,十髮為氂,十氂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4) 姓。宋邵思《姓解》卷一。【组词】:“髮,漢有東海髮福。”

披髮的意思

披髮 [pī fà]


披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山释义:⒈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宋 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⒉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许杰《<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
    • 2.
      公无渡河释义:乐府歌辞名。 《乐府诗集》附于相和歌辞《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辞首句“公无渡河”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箜篌引》, 朝鲜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丽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还,以其声语妻 丽玉 。 玉 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 丽玉 以其声传邻女 丽容 ,名曰《箜篌引》焉。”
    • 3.
      吕公车释义:古代的一种战车。《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拥至城下,高与城齐,欲阶之以登。”《明史·朱燮元传》:“数千人拥物如舟,高丈许,长五十丈,楼数重,牛革蔽左右,置板如平地。一人披髮仗剑,上载羽旗,中数百人挟机弩毒矢,旁翼两云楼,曳以牛、俯瞰城中。城中人皆哭。燮元 曰:‘此吕公车也。’”
    • 4.
      徒践释义:犹徒跣。《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哀帝 建平 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槀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詔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披髮徒践,或夜折关,或踰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驛传行,经歷郡国二十六,至京师。”颜师古 注:“徒践,谓徒跣也。”
    • 5.
      披发左袵释义: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 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袵”。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披秉》:“胡兒自古以來,披髮左袵,習以爲俗。”亦省作“披髮”。清 方文《舟过芜湖寄怀沈昆铜》诗:“四海倏披髮,中原誰枕戈。”
    • 6.
      汹动释义:亦作“汹动”。 喧扰不宁。宋 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切缘度牒三百道,约直钱五万餘贯。所在商贾富民,为之奔走汹动。”宋 叶适《蔡知阁墓志铭》:“自是中外讹言相汹动,无不讥切过宫者。”《宋史·河渠志七》:“运河 自州前至北郭,穿闤闠中盖十四五里,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偷桃》:“忽有一人率披髮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
    • 7.
      漆身释义:⒈以漆涂身。战国 晋 豫让 为 智伯 复仇事。《战国策·赵策一》:“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为厉披髮为狂不足以为臣耻。”司马贞 索隐:“﹝厉﹞音赖,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疮如病癩。”明 陆垹《篑斋杂著》:“知同漆身,义比采薇。”清 刘震《易水歌》:“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⒉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 僧伽大师 ﹞至 景龙 四年三月二日,於 长安 荐福寺 端坐
    • 8.
      狼牙释义:⒈狼的牙齿。亦指狼牙状的东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作一声如霹靂,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珍 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他在先前,还曾经说,青年人不但嗥叫,还要露出狼牙来。”⒉比喻险境。唐 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善败虽称怯,骄盈最易欺。狼牙当必碎,虎口祸难移。”
    • 9.
      白民释义:⒈神话中古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 龙鱼 北,白身披髮。”郭璞 注:“言其人体洞白。”⒉旧指没有功名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三品以上,赠三公。五品以上,赠令僕。七品以上,赠州牧。白民赠郡镇。”周祖谟 校释:“身无官爵,谓之白民。”《魏书·食货志》:“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一千石,加一大阶。”《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魏主 ﹞始詔:‘入粟八千石者赐爵散侯,白民输五百石者赐出身。’”
    • 10.
      龟蛇释义:⒈龟和蛇。古人常将此二物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郑玄 注:“龟蛇象其扞难辟害也。”贾公彦 疏:“龟有甲能扞难,蛇无甲,见人避之,是避害也。”按,清 王引之 以为“龟蛇”当为“龟旐”之误。参见“龟旐”。《参同契》卷下:“雄不独处,雌不孤居,元武 龟蛇,蟠紏相扶。”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祥符 间避 圣祖 讳,始改 玄武 为 真武 ……后兴 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 真武 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后奉事益严。”参见“玄武”。⒉神名。

披髮(pi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披髮是什么意思 披髮读音 怎么读 披髮,拼音是pī fà,披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