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院 [nèi yuàn]
1. 指皇宫内妃嫔所住的宫室。
2. 佛家谓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善法堂,弥勒菩萨常居此说法。
3. 里院。
5. 指内三院。
内院 引证解释
⒈ 指皇宫内妃嫔所住的宫室。
引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詔赐斋钱。”
黄协埙 《锄经书舍零墨·绣花坡》:“《墨餘録》云:顾 绣出自 上海 露香园,明 尚宝司丞 顾应夫 后人所为。其法得自内院,故选色配丝,独臻精妙。”
⒉ 佛家谓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 善法堂,弥勒菩萨 常居此说法。
引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一:“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原注:“大师行高德广,必生 弥勒 内院。”
⒊ 里院。
引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一》:“刚到内院,他便见嫦娥在圆窗里探了一探头。”
李劼人 《天魔舞》第八章:“这里算是内院,差不多的人难得进来。”
⒋ 指内三院。参见“内三院”。
引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满 蒙 诸王、贝勒、贝子、公、内院大学士和学士、六部从政等都进入大清门,在大政殿前排班肃立。”
内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兜率天释义:亦称“兜术天”。 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 弥勒 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
- 2.
内仪门释义:内院的仪门。 仪门,明 清 时官宦衙署、府第的第二重门。
- 3.
内垂门释义:旧时富家宅院,内院院门一般有雕刻的垂花倒悬于门额两侧,门上边盖有宫殿式的小屋顶,称“内垂门”。
- 4.
内庭释义:⒈宫禁以内。⒉内院,里院。⒊针灸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二三趾缝缘后约五分的凹陷处。主治牙痛、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参阅《灵枢经·本输》。
- 5.
内衙释义:⒈唐代紫宸殿的别称。 ⒉内衙指挥使的简称。掌宫廷警卫。⒊旧时衙门的内院。⒋内屋。
- 6.
内院释义:⒈指皇宫内妃嫔所住的宫室。⒉佛家谓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善法堂,弥勒菩萨常居此说法。⒊里院。⒋指内三院。
- 7.
四合院释义:四面围合的院落式建筑,特指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类型的一种。以相对宽阔而方正的院落为中心,四周布置房屋,有严格的中轴线。住宅分为前院和内院,前院由大门、二门、倒座等建筑组成,二门通常为垂花门。内院北面为正房,东西两侧为厢房。中型住宅沿纵深方向布置三到四进院落,大型住宅则在两侧设若干跨院。
- 8.
垂花门释义:指中国北方传统院落建筑中的一种门楼。常用于四合院的外院和内院之间。有前后两排柱,外柱间为两侧有边的门,内柱间为屏门(非有重大礼仪不开)。前檐下梁头挑出两根雕花的悬垂短柱,其下端有雕莲花之类纹样的垂头。
- 9.
帷墙释义:⒈见“帷墙”。⒉亦作“帷墙”。障隔内外的帷幔。如墙,故称。借指深宫内院。⒊指弄臣、妻妾。⒋比喻伪装。
- 10.
晩学生释义:后学对前辈的自谦之称。清时礼部司官投刺内院大学士﹑吏部都察院五堂官,亦称晩学生。参阅清钱大昕《恒言录.友生晩生》﹑清梁章巨《称谓录.同官谦称》。
- 11.
率陀天院释义:佛教语。 指兜率天内院,即弥勒净土。见《弥勒上生经》。
- 12.
逋寇释义:逃寇,流寇。 《晋书·陶璜传》:“夷帅 范熊 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宋书·自序传·沉田子》:“积纪逋寇,旦夕夷殄。”隋文帝《赐高丽王汤玺书》:“歷代逋寇,一朝清荡。”唐 韩愈《送张侍郎》诗:“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洪文襄公》:“公自 顺治 元年入关,为内院大学士。次年即出驻 江 南,以次削平逋寇。”
- 13.
闺苑释义:闺房内院,女子所居。 《敦煌曲子词·倾杯乐》:“忆昔笄年,未省离閤,生长深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