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学 [yì xué]
1. 旧时一种免费学校,资金来源为地方公益金或私人筹资。
英[free private school;]
义学 引证解释
⒈ 讲求经义之学。
引《后汉书·儒林传下·杨仁》:“宽惠为政,劝课掾史弟子,悉令就学。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
⒉ 指佛教教义的学说,如般若学、法相学等。
引《陈书·徐陵传》:“后主 在东宫,令 陵 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佛教在 南朝 重义学(讲义理),在 北朝 重禅学(坐禅)。”
⒊ 旧时各地用公款或私资举办的免费学校。
引《新唐书·王潮传》:“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清 王韬 《征设乡义学序》:“义学者,即以补官学之所不及。”
国语词典
义学 [yì xué]
⒈ 私人募集款项,为公众所设免收学费的学校。
引《新唐书·卷一九〇·王潮传》:「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⒉ 研究经书中旨义深邃的学问。
引《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杨仁传》:「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
义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塾释义:旧时免收学费的私塾;亦见义学。
- 2.
共産主义释义:⒈马克思、恩格斯 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亦即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⒉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3.
决定论释义:哲学用语。一种承认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关系的唯物主义学说。它既反对把人类的意志说成是绝对自由的唯心主义观点,也反对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4.
基本权释义:基本权在宪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宪法对基本权规定的抽象简洁性,使得基本权解释成为宪法释义学的核心部分。
- 5.
孙中山释义:(1866—1925)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开始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
- 6.
学风建设释义:定义学校风气,简称学风,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 7.
总龟释义:⒈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唐 颜真卿《丽正殿学士殷君墓碣铭》:“贺 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总龟者。”清 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义学之渊海,三藏之总龟。”⒉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 8.
恩格斯释义:弗里德里希·恩 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今德国伍珀 塔尔市)。1842年到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4年在巴黎 会见马克思,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加入正义者同盟,并且指导该同盟改组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并且一起参加了德国1848年革命。恩格斯总结这次革命经验,写了《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起义学说奠定了基础。19世纪50—60年代,积极参
- 9.
旗学释义:八旗子弟学校有八旗官学、八旗义学、八旗学堂三种。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
- 10.
生童释义:⒈生员和童生。 《红楼梦》第八五回:“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八旗人民……皆由限年定额,考取生童,乡会两试,即得録用。”⒉泛指学童。《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邻近有个义学,请着个老学究,有好些生童在里头从他读书。”
- 11.
空想社会主义释义:19世纪初期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学说。以圣西门(Claude-Henri Saint-Simon)、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欧文(Robert Owen)的学说为代表。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确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它不能科学地揭示其中的历史规律,也没有发现实现这种变革的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之一。
- 12.
衿士释义:指秀才。亦泛指年轻的读书人。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城中设义学。贼欲羈縻诸衿士,使二十餘人分教之。”
- 13.
词义释义:词所表示的意义。 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传统的语义学中只指词的词汇意义,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意义。如“人”的词义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有些词除了概括意义外,还有感情、语体等附带意义。
- 14.
语义哲学释义: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后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 15.
象山学派释义:南宋 陆九渊(自号 象山翁,学者称 象山先生)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
- 16.
转喻释义:转喻历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格。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崛起,人们对转喻的“修辞说”提出质疑,认为该类语言使用涉及(话语意思)推理中的常规运算,与日常话语理解并无本质不同。
- 17.
转鼻释义:鼻音。高亨 《<文字形义学概论>绪论》:“声自鼻出者为收声,今谓之转鼻。”
- 18.
马克思释义: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42—1844年在革命实践中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1844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参加了当时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并对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47年和恩格斯共同组织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两人合著的《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