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寒 高寒的意思
gāohán

高寒

简体高寒
繁体
拼音gāo hán
注音ㄍㄠ ㄏㄢˊ
结构AB式
词性形容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含义

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高寒的意思

高寒 [gāo hán]

1. 地势高而寒冷。

高寒山区。

[ high and cold; ]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宋·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高寒 引证解释

⒈ 指月光;月亮。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明 袁宏道 《哭江进之》诗之三:“一笑凌云去,高寒自少尘。”

⒉ 地势高而严寒。

元 刘郁 《西使记》:“自 和林 出 兀孙 中,西北行二百餘里,地渐高。入站,经翰海,地极高寒,虽暑酷雪不消。”
清 魏源 《关中览古·玉华宫》诗:“我来但高寒,万壑松涛飂。”

⒊ 谓人品格清峻。

宋 杨万里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省斋先生 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国语词典

高寒 [gāo hán]

⒈ 地势高而寒冷。

如:「高寒地带」、「高寒植物」。


高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寒岩释义:⒈高寒的山崖。⒉山岩名。在浙江省天台县西南七十里。因寒山子而得名。参见“寒山”。
    • 2.
      白唇鹿释义:鹿的一种,两腮和嘴边的毛纯白色,生活在高寒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 3.
      青碧释义:⒈青绿色。 常用以形容山色、烟色、天色等。宋 惠洪《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庐山 自高寒,青碧开晴天。”《红楼梦》第四八回:“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鲁迅《呐喊·白光》:“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⒉借指山、水、天、树等。前蜀 杜光庭《题龙鹄山》诗:“抽得閒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宋 惠洪《蒲元享画四时扇图》诗:“云破连峯青碧开,林梢时復见楼臺。”⒊青碧色的颜料。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刘謓 善画妇人,盖当代第一,官至少府卿
    • 4.
      非农业用地释义: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以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城镇、工矿区以及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旅游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占用的土地。
    • 5.
      高寒释义:属性词。地势高而寒冷的:高寒地带。
    • 6.
      鳞差释义:犹鳞次。 唐 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姑苏臺 枕 吴江 水,层级鳞次向天倚。”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壬午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 黄鹤山 上,轮奂高寒,甲於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林行一二里入谷,两厓夹径,径竝东厓,大石鳞差,马足行甚艰。”

高寒(gao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寒是什么意思 高寒读音 怎么读 高寒,拼音是gāo hán,高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