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女子子 女子子的意思

女子子

简体女子子
繁体
拼音nǚ zǐ zǐ
注音ㄋㄩˇ ㄗˇ ㄗˇ
结构ABB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nǚ rǔ,(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组词】: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 古同“汝”,你。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女子的举止、言谈举止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

女子子的意思

女子子 [nǚ zǐ zǐ]

1. 女儿。

女子子 引证解释

⒈ 女儿。

《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
郑玄 注:“女子子者,女子也,别於男子也。”
贾公彦 疏:“男子、女子各单称子,是对父母生称,今於女子别加一字,故双言二子,以别於男一子者云。”
《礼记·曲礼上》:“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
清 刘大櫆 《郑之文传》:“之文 死时,有妾二人,女子子一人。二妾请先自经死,其女见母死,亦碎首而死於阶下。”


女子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丈夫子释义:儿子;男孩。 古代子女通称子,男称丈夫子,女称女子子。《战国策·燕策二》:“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独甚。”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吾有丈夫子五人,诸孙亦有丁壮者。”宋 陆游《陆孺人墓志铭》:“孺人得七十有四,以 淳熙 十二年正月己丑卒。丈夫子三人,长 之瑞,早卒,次则 世昌,次 世茂;女子四人。”清 王韬《淞滨琐语·金玉蟾》:“姬封夫人。生丈夫子二,皆早贵。”
    • 2.
      反袂释义:用衣袖拭泪。 形容哭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子家语·辩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唐 郑澣《唐故同州司兵参军杜行方墓志铭》:“有子五人,硕、顥、顗、頎,其幼小字曰 老老;女子子二人,皆柴立致毁,弔宾为之反袂。”
    • 3.
      在室释义:女子已订婚而未嫁,或已嫁而被休回娘家,称“在室”。后亦泛指女子未婚。《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郑玄 注:“言在室者,谓已许嫁。”唐 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慎刑宪·谨详谳之议》:“妇人从夫者也。在室之女当从父母,已醮之妇则当从夫家。”
    • 4.
      布总释义: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郑玄 注:“总,束髮。谓之总者,既束其本,又总其末。”《吕氏春秋·审应》:“今 藺、离石 入 秦,而王縞素、布总。”高诱 注:“縞素、布总,丧国之服。”
    • 5.
      月经释义:女子子宫内膜周期性地脱落并出血的现象。 每28日左右一次,每次持续3—5天。一般在13—15岁开始来月经,第一次称为初经或初潮。45岁左右停止,称为停经或闭经。怀孕和哺乳期通常无月经。
    • 6.
      适人释义:谓女子出嫁。《仪礼·丧服》:“﹝小功﹞大夫之妾为庶子适人者。”郑玄 注:“君之庶子,女子子也。庶女子子在室大功,其嫁于大夫亦大功。”李如圭 集释:“上文云适士,则此亦适士也。适士者小功,则嫁于大夫者大功。大功章:‘大夫之妾与女子之嫁者。’传谓嫁于大夫,是也。郑氏 曰:‘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庶人曰适人。’盖据此也。”《文选·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殞。”李善 注:“《家语》曰:‘女年十五,有适人之道。’适,谓往嫁也。”明 何景明《长歌行赠旺兄》:“女长适人止近里,男大为农不出乡。”郭
女子子是什么意思 女子子读音 怎么读 女子子,拼音是nǚ zǐ zǐ,女子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女子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