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者 [tú zhě]
1. 指屠户。
屠者 引证解释
⒈ 指屠户。
引《庄子·徐无鬼》:“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战国策·韩策二》:“軹 深井里 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间。”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迺市井鼓刀屠者。”
屠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猪肝释义:典出《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閔仲叔 ﹞客居 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后因以“买猪肝”为生活贫困窘迫之典。
- 2.
刲剔释义:屠杀剖解。《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是时,城中仓廩空虚,飢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见刀光晃耀,不敢正视,惟瞑目以待刲剔。”
- 3.
屠佐释义:屠者的助手。
- 4.
屠博释义:屠者和博徒。旧用以指地位低微者。
- 5.
屠者释义:指屠户。《庄子·徐无鬼》:“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战国策·韩策二》:“軹 深井里 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间。”《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迺市井鼓刀屠者。”
- 6.
屠贩释义:屠者贩夫。 亦指地位低微的人。
- 7.
恋猪肝释义:⒈《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太原閔仲叔者,世称节士……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勑吏常给焉。⒉见“恋猪肝”。
- 8.
报谢释义:报答;答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 笑曰:‘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旧唐书·李密传》:“密 将与 化及 相抗,恐前后受敌,因卑词以报谢焉。”前蜀 杜光庭《王虔常侍北斗醮词》:“仰惟至圣,介此殊恩,思罄丹心,克伸报谢。”
- 9.
沙屠释义:沙门,浮屠。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番僧赐印》:“歷朝虽有横赐,无及沙屠者,惟 正统 八年番僧 庥察失吉,陕西 广善寺 修行,特赐敕諭并賚图书。”
- 10.
罢列释义:犹罢市。停止营业。汉 贾谊《新书·春秋》:“酤家不讎其酒,屠者罢列而归。”
- 11.
辱身释义:谓屈辱自己的身份。语本《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 叔齐 与!”《史记·刺客列传》:“聂政 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司马贞 索隐:“言其心志与身本应高絜,今乃卑下其志,屈辱其身。”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以违时为清高,以救世为辱身。”
- 12.
阴堂释义:⒈幽暗之室。《后汉书·周磐传》:“吾日梦见先师 东里先生,与我讲於阴堂之奥。”李贤 注:“东南隅,谓之奥。阴堂,幽暗之室。”⒉墓室;圹穴。《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往到於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俯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倨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青墨綬数人,彷徨阴堂东西厢,不敢来前。”唐 柳宗元《万年县丞柳君墓志》:“呜呼,铭誌之来古矣,是不可闕,遂勒玄石,措于阴堂。”童宗说 注:“阴堂,壙中。”
- 13.
食无肝释义:《东观汉记·闵贡传》:“閔仲叔 居 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 安邑 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令出勑市吏,后买輒得。仲叔 怪问之,其子道状,乃叹曰:‘閔仲叔 岂以口腹累 安邑 耶?’遂去之 沛。”后遂用作典故,以“食无肝”形容士人清廉自爱。宋 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口腹恐累人,寧我食无肝。”亦省作“食肝”。明 高启《方隐君山园》诗:“此时採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