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霄 [líng xiāo]
1. 直上云霄。形容飞得极高。
3. 宫殿名。
陵霄 引证解释
⒈ 直上云霄。形容飞得极高。一本作“凌霄”。
引《淮南子·原道训》:“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
《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翫?”
⒉ 宫殿名。
引《宋书·符瑞志下》:“乃造 陵霄,遂作 景阳。”
国语词典
陵霄 [líng xiāo]
⒈ 直上云霄。也作「凌霄」。
引《淮南子·原道》:「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郦炎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陵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昂霄释义: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新唐书·房玄龄传》:“僕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宋 陆游《陵霄花》诗:“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寧自期。”宋 陈亮《祭叶正则母夫人文》:“昔余识夫人之子於穉年,固已得其昂霄耸壑之气。”
- 2.
纳污藏疾释义:《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后以“納污藏疾”比喻包容罪过错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長孫無忌 等請誅 志冲。上手詔:‘五嶽陵霄,四海亙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
- 3.
绦笼释义:丝带和笼子。亦比喻束缚人的事物。《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譬如养鹰,飢则附人,每闻风飊之起,常有陵霄之志,正宜谨其絛笼,其可解纵,任其所欲哉!”明 徐渭《十白赋·鹦鹉》:“奈此絛笼,将飞復坠。”明 无名氏《运甓记·手板击凤》:“今朝幸脱絛笼去,会看 云阳 树隼旟。”
- 4.
风飙释义:⒈暴风。《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飆数至,可焚而灭。”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时候暑热,土多风飆。”宋 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安得此身有两翅,颯然远举随风飆。”《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飊之力;太阳躋景,无俟萤爝之暉。”《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元八年》:“譬如养鹰,飢则附人,每闻风飊之起,常有陵霄之志。”⒉《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飆数至,可焚而灭。”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时候暑热,土多风飆。”宋 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
- 5.
饥附饱扬释义:《後汉书·吕布传》:“譬如養鷹,飢即爲用,飽則颺去。 ”《晋书·慕容垂载记》:“且 垂 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颺,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飢附飽颺”谓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回目:“滿少卿 飢附飽颺,焦文姬 生讎死報。”《孙中山全书》附录《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如 陳炯明 者,飢附飽颺,外强中乾,諉過推罪,嫁禍貽患。”参阅 清 郑志鸿《常语寻源·飢附饱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