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陶公 陶公的意思
táogōng

陶公

简体陶公
繁体
拼音táo gōng
注音ㄊㄠˊ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 yáo,(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组词】: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2) 制造陶器。【组词】:陶冶。陶铸。(3) 喻教育、培养。【组词】:陶化。陶育。陶染。熏陶。(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组词】:陶然。陶醉。陶陶。(5) 古同“淘”,洗。(6) 姓。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陶公的意思

陶公 [táo gōng]

1. 指晋陶侃。

2. 指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

3. 指唐陶沔。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5. 指晋陶潜。

陶公 引证解释

⒈ 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忠顺勤劳似 孔明,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

⒉ 指 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⒊ 指 唐 陶沔。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孔巢父、韩準、裴政、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半月臺,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⒋ 指 晋 陶潜。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陶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人释义:指继任者。《世说新语·言语》“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按 王隐《晋书》载 侃(陶侃)临终表曰:‘……伏愿遴选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业,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有表若此,非无献替。”
    • 2.
      养望释义:⒈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唐 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⒉指隐退闲居。《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 高先生 却养望在家了。”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 孙文 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 3.
      县罄释义:亦作“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 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杨伯峻 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鲁语上》即作‘磬’。磬之悬掛,中高而两旁下,其间空洞无物。百姓贫乏,空无所有,虽房舍高起,两簷下垂,如古磬之悬掛者然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少有大志,家酷贫……于时冰雪积日,侃 室如县磬。”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贫乏》:“言贫乏室如县罄。”
    • 4.
      吊鹤释义:《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少时作鱼梁吏”刘孝标 注引《陶侃别传》:“及 侃 丁母忧,在墓下,忽有二客来弔,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后常以“弔鹤”为颂扬死者之典。
    • 5.
      星郎释义:《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 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 6.
      栗里释义: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晋 陶潜 曾居于此。南朝 梁 萧统《陶靖节传》:“渊明 尝往 庐山,弘 命 渊明 故人 庞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间。”唐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 古村落,栗里 旧山川。”李光《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梦,寻壑经邱 栗里 情。”
    • 7.
      瀹疏释义:疏浚。 清 梅曾亮《吴淞口验功记》:“安化 陶公 巡抚 江苏。以 道光 七年冬十二月,奉命瀹疏。”
    • 8.
      纲维释义:⒈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孙中山《兴中会宣言》:“盖 中国 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⒉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 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刘孝标 注引《陶氏叙》:“侃 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
    • 9.
      郎官释义:谓侍郎、郎中等职。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 因 秦 制不变。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
    • 10.
      阿娇金屋释义: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11.
      陶母拒释义:⒈陶公。⒉少时,作鱼梁吏。⒊,尝以一坩。⒋鲊。⒌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 12.
      馆陶园释义:汉武帝 姑、汉文帝 女 馆陶公主,号 窦太主。有园在 长门,称 长门园,世亦名“馆陶园”。见《汉书·东方朔传》。后泛指显贵之家的园林。
    • 13.
      鹤塞释义:地名。 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南朝 梁元帝《迁荆州输江州节表》:“臣自拥旄 鹤塞,执兹龙节,幸逢银山自溢,玉烛调年。”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山临 鹤塞,非无 陶侃 之宾;气连牛斗,即有 张华 之剑。”倪璠 注引《幽明录》:“陶公 在 寻阳 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地曰 鹤门。”唐 王勃《乾元殿颂》:“龙川 结祸,鹤塞 称符。”蒋清翊 注:“鹤塞 在 江州。”

陶公(tao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陶公是什么意思 陶公读音 怎么读 陶公,拼音是táo gōng,陶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陶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