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伯乐 伯乐的意思

伯乐

简体伯乐
繁体伯樂
拼音bó lè
注音ㄅㄛˊ ㄌ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i bó,(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lè yuè yào lào,(1) 地名用字。【例句】: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基本含义

指能识别人才的人。

伯乐的意思

伯乐 [bó lè]

1. 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不但指个人,还可以用于集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唐·韩愈《杂说》

[Bole,the horse connoiseur;]

伯乐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秦穆公 时人,姓 孙,名 阳,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

《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曰:‘我善治马。’”
陆德明 释文:“伯乐,姓 孙,名 阳,善驭马。”
《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若 赵 之 王良,秦 之 伯乐 九方堙,尤尽其妙矣。”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

⒉ 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唐 韩愈 《杂说》:“世有 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 不常有。”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世无 伯乐 谁相识,驊騮日暮空长嘶。”
孙犁 《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有时是编辑一眼看高,一眼看低,这叫没遇见 伯乐。”

⒊ 星宿名。

《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陆德明 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 善驭,故以为名。”
《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国语词典

伯乐 [bó lè]

⒈ 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

《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⒉ 星名。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伯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知音释义:⒈对音律有研究的人。⒉传说古代有个叫伯牙的人,他弹琴只有钟子期听得懂。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伯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顾之价释义:顾:看。 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就值千金。比喻得到贤人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2.
      一顾千金释义:顾:看。 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3.
      一顾释义:⒈一看。⒉《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⒊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 4.
      乐顾释义:《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见 伯乐,曰:‘……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 乃正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后以“乐顾”谓有识之士的赏识。唐 黄滔《谢试官》:“然则尝弹《流水》,罔协 钟 总;曾躡浮云,莫迴 乐 顾。”浮云,相传为 汉文帝 良马名。
    • 5.
      二人相马释义:选自《韩非子·说林下》原文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
    • 6.
      价增一顾释义: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7.
      伯乐哭骥释义:古代成语现用“伯乐哭骥”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 8.
      伯乐相马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9.
      伯乐顾释义:见“伯乐一顾”。
    • 10.
      伯乐释义: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xiàng)马,后用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各级领导要广开视野,当好伯乐,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 11.
      伯者释义:霸者,成霸王之业者。 伯,通“霸”。《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世儒只讲得一箇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
    • 12.
      冀北释义:⒈《左传·昭公四年》:“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⒉指游牧地区。明 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 13.
      冀野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因以“冀野”指人材聚积之地。
    • 14.
      北群空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北 之野,而马羣遂空。夫 冀北 马多天下,伯乐 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羣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后常以喻无人才。
    • 15.
      博劳释义:⒈鸟名。即伯劳。⒉人名。即伯乐。
    • 16.
      受教释义:接受教诲。《战国策·魏策四》:“信陵君 曰:‘无忌 谨受教。’”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平原君 豁然而寤,起再拜受教。”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这是我虔诚地期待着受教的一个问题。”
    • 17.
      夜光璧释义:宝玉名。《战国策·楚策一》:“楚王 曰:‘楚国 僻陋,託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使车百乘,献鷄骇之犀、夜光之璧于 秦王。”《史记·李斯列传》:“必 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后汉书·西域传》:“﹝ 大秦国 ﹞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三国 魏 应璩《荐和模笺》:“夜光之璧,显价於 和氏 之肆;千里之足,定功於 伯乐 之庭。”
    • 18.
      孙阳释义:⒈即伯乐。 ⒉复姓。
    • 19.
      弛骥阪释义:千里马拉盐车被伯乐发现的坡。比喻贤才被发现之所或屈才之所。
    • 20.
      征考释义:考求征信。明 宋濂《<陶氏家乘>序赞》:“夫自 唐 以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凡有司选举,民俗昏聘,则互相徵考。所以明贵贱,别亲疎,各有统纪,不相淆乱也。”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绝对的年代虽然不能知道,相对的年代则大抵可以征考。”

伯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顾之价释义:顾:看。 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就值千金。比喻得到贤人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2.
      一顾千金释义:顾:看。 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3.
      一顾释义:⒈一看。⒉《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⒊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 4.
      乐顾释义:《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见 伯乐,曰:‘……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 乃正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后以“乐顾”谓有识之士的赏识。唐 黄滔《谢试官》:“然则尝弹《流水》,罔协 钟 总;曾躡浮云,莫迴 乐 顾。”浮云,相传为 汉文帝 良马名。
    • 5.
      二人相马释义:选自《韩非子·说林下》原文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
    • 6.
      价增一顾释义: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7.
      伯乐哭骥释义:古代成语现用“伯乐哭骥”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
    • 8.
      伯乐相马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9.
      伯乐顾释义:见“伯乐一顾”。
    • 10.
      伯乐释义: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xiàng)马,后用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各级领导要广开视野,当好伯乐,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 11.
      伯者释义:霸者,成霸王之业者。 伯,通“霸”。《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世儒只讲得一箇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
    • 12.
      冀北释义:⒈《左传·昭公四年》:“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⒉指游牧地区。明 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 13.
      冀野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因以“冀野”指人材聚积之地。
    • 14.
      北群空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北 之野,而马羣遂空。夫 冀北 马多天下,伯乐 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羣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后常以喻无人才。
    • 15.
      博劳释义:⒈鸟名。即伯劳。⒉人名。即伯乐。
    • 16.
      受教释义:接受教诲。《战国策·魏策四》:“信陵君 曰:‘无忌 谨受教。’”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平原君 豁然而寤,起再拜受教。”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这是我虔诚地期待着受教的一个问题。”
    • 17.
      夜光璧释义:宝玉名。《战国策·楚策一》:“楚王 曰:‘楚国 僻陋,託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使车百乘,献鷄骇之犀、夜光之璧于 秦王。”《史记·李斯列传》:“必 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后汉书·西域传》:“﹝ 大秦国 ﹞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三国 魏 应璩《荐和模笺》:“夜光之璧,显价於 和氏 之肆;千里之足,定功於 伯乐 之庭。”
    • 18.
      孙阳释义:⒈即伯乐。 ⒉复姓。
    • 19.
      弛骥阪释义:千里马拉盐车被伯乐发现的坡。比喻贤才被发现之所或屈才之所。
    • 20.
      征考释义:考求征信。明 宋濂《<陶氏家乘>序赞》:“夫自 唐 以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凡有司选举,民俗昏聘,则互相徵考。所以明贵贱,别亲疎,各有统纪,不相淆乱也。”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绝对的年代虽然不能知道,相对的年代则大抵可以征考。”

伯乐造句

1.伯乐相马,相而不骑,不如不相!

2.韩寒的彩票投注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

3.现实中,干部选拔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伯乐相马。

4.我们盼望有伯乐相马的机会。

5.伯乐相马这个故事,千年流传不衰,就是人们始终期盼着伯乐能够永存。

6.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像一匹五彩的锦缎。近处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飞快地往上蹿,农民伯伯乐得笑呵呵的。天空中小鸟飞来飞去,风筝高高地飘着,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春天的风景画呀!这,不就是春天的足迹吗

7.雷雨跑到了农村,农民伯伯乐了。

8.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的,像一匹五彩的锦缎,近处的田野里,绿油油地麦苗飞快地往上蹿,农民伯伯乐得笑呵呵的,天空中小鸟飞来飞去,风筝高高地飘着,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春天的风景画呀!这,不就是春天的足

9.你别急,虽然宝货难售,但终有伯乐会发现你这个奇才的。

10.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11.虽然时下人浮于事,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不怕没有伯乐

伯乐(bol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伯乐是什么意思 伯乐读音 怎么读 伯乐,拼音是bó lè,伯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伯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