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 古同“祛”。
lú,(1) 饭器。(2) 黑色。【例句】:“卢弓一,卢矢百”。(3) 同“垆”,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4) 姓。
shī,(1) 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种小虫,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组词】:虱子。头虱。视虱如轮(表示大与小的相对性,或洞察精微的意思)。精贯虱心(赞美某人技艺的高超)。(2) 喻寄生作恶的人或有害的事物。【例句】:虱官(害国害民的官吏)。
zhà,(1) 〔叱咤〕见“叱”。
1. 亦作“佉卢”。
⒈ 亦作“佉卢”。译作“佉路瑟吒”。梵语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人物,曾创制横书左行的古 印度 文字。
引《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七:“佉卢 蝨吒,驴神仙人, 隋 言 驴脣。身体端正,唯脣似驴,是故为驴脣仙人。”
《法苑珠林》卷六:“及至长成,教服仙药,与天童子日夜共游,復有大天亦来爱护此儿,饮食甘果药草,身体转异,福德庄严,大光照曜,如是天众同共称美,号为 佉卢虱吒。”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佉路瑟吒书论》:“《一切经音义》云,佉路应言佉路瑟吒,谓北方边处人书,是佉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