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1) 次序。【组词】:第一。次第。等第。(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组词】:科第。及第。落第。(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组词】: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4) 但。【例句】: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5) 姓。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3.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⒈ 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 戴叔伦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闻道 建溪 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唐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楚 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⒉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