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 [ā shū]
1. 叔父。
3. 妇女称丈夫的弟弟。
阿叔 引证解释
⒈ 叔父。 《北齐书·河间王孝琬传》:“﹝ 陈氏 ﹞诬对曰:‘ 孝琬 画作陛下形哭之’,然实是 文襄 像, 孝琬 时时对之泣。帝怒,使武卫 赫连辅玄 倒鞭挝之。
引孝琬 呼阿叔,帝怒曰:‘谁是尔叔?敢唤我作叔!’”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我自己没有法想,所以我在城里寻到了 庆祥 阿叔--阿叔已经去想法子求托人情了。”
⒉ 妇女称丈夫的弟弟。
引《水浒传》第十七回:“阿嫂便道:‘阿叔,胡乱救你哥哥,也是弟兄情分。’”
《水浒传》第二四回:“你既是聪明伶俐,却不道:‘长嫂为母’!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什么阿叔,那里走得来!”
国语词典
阿叔 [ā shū]
⒈ 称谓。称叔父。
引《北史·卷五二·齐宗室诸王传下·文襄诸子传》:「孝琬呼阿叔,帝怒曰:『谁是尔叔?敢唤我作叔!』」
阿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乔家公释义:假冒的家长。《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小二在大娘家一年有餘,出入房屋,诸事托他,便做乔家公,欺负 洪三。”《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甚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自是老娘晦气了,鸟撞着许多事!”
- 2.
叔待释义:对中年男子的尊称。 犹言阿叔。“待”是语助词。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正末云:‘叔待,你为什么打我?’牢子笑科云:‘原来是个庄家呆厮。’”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叔待,还我草钱来。”
- 3.
寻相骂释义:方言。 吵嘴。沪剧《罗汉钱》第四场:“别人家夫妻容易寻相骂,这一对夫妻有话有商量。”甬剧《两兄弟》第一场:“我爹爹同二阿叔只有兄弟两个,咋会时常寻相骂。”
- 4.
小猴子释义:借指男孩。常用为对乖觉少年的谑称。《水浒传》第二四回:“那 鄆哥 得了这话,谢了阿叔指教。这小猴子提了篮儿,一直望 紫石街 走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若不依我,我去对他家家主説了,还要拿你这小猴子去摆佈哩!”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三:“姣姣 一怔,退回来,骂道:‘小猴子,都九岁啦!把我吓一跳。’”
- 5.
阿嫂释义:⒈哥哥的妻子。《水浒传》第十七回:“阿嫂道:‘叔叔,你又不醉,我方才説了,是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打劫了去。’”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道nga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⒉称年纪与自己差不多的朋友的妻子。《水浒传》第七回:“智深 提着禪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林冲),明日再会。’”《水浒传》第三一回:“孙二娘 大笑道:‘我説出来,阿叔却不要嗔怪。’武松 道:‘阿嫂但説的便是。’”⒊方言。嫖客以外的人对妓女的称呼。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惟 潮 嘉 妓呼客曰老燕,客呼妓曰老襄,外人呼
- 6.
鞭挝释义:⒈鞭打。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 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清 袁枚《随园随笔·不可亦可》:“《北齐书》:‘河间王 孝琬 被 武城 鞭挝,呼阿叔 乐陵王 百年,乞与阿叔为奴。’”⒉古代兵器。《水浒传》第七六回:“两行二十四把鉞斧,二十四对鞭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