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遗物 遗物的意思

遗物

简体遗物
繁体遺物
拼音yí wù
注音ㄧˊ 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 wèi,(1) 丢失。【组词】:遗失。遗落。(2) 漏掉。【组词】:遗忘。遗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组词】:补遗。路不拾遗。(4) 余,留。【组词】: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组词】:遗骨。遗言。遗嘱。(6) 不自觉地排泄。【组词】:遗尿。遗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组词】:遗传。(8) 抛弃。【组词】:遗弃。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遗物的意思

遗物 [yí wù]

1. 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东西。

[th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

遗物 引证解释

⒈ 谓超脱于世物之外。

《文选·贾谊<鵩鸟赋>》:“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李善 注:“《鶡冠子》曰:圣人捐物。”
汉 傅毅 《舞赋》:“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故高举远引、山栖絶俗之士,不屑为之,惟清通端雅、外涉世而中遗物者,乃任其事。”

⒉ 指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物件。

三国 魏 曹丕 《悼夭赋》:“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独亡。”
《宋书·张敷传》:“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録之。”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至正 初, 扬子江 一夕忽竭,舟楫皆阁於涂中,露有钱货无数,盖是累覆舟之遗物也。”
吴组缃 《山洪》一:“他的身体粗大,穿着泛成灰黄色的黑布棉袍--这是分得的阿爸的遗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个地点地层清楚,遗物集中,动物化石也相当丰富。”

⒊ 指他人遗失的物件。

《南齐书·王敬则传》:“郡旧多剽掠,有十数岁小儿於路取遗物,杀之以徇,自此道不拾遗,郡无劫盗。”
《宋史·李穆传》:“穆 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


国语词典

遗物 [yí wù]

⒈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器物。可供考古学家研究,一为文化遗物,如器物、建筑等;一为自然遗物,如花粉、骨骸等。


遗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亡物在释义:人死了,东西还在。 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2.
      人琴两亡释义: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同“人琴俱亡”。
    • 3.
      人琴俱亡释义: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 4.
      人琴俱逝释义: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 5.
      仙蜕释义:⒈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 实即干尸。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见其二齿、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白云观》:“白云观,亦 元 时旧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师 于观内搆 处顺堂,置幽宫以藏仙蜕。”⒉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 6.
      依据释义:⒈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基础:依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依据专家的鉴定,这是汉代的遗物。⒉作为论断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理论依据。判断要有依据。⒊以某种事物为依据:你这样说依据什么?
    • 7.
      保圣寺释义:在 江苏 吴县 甪直镇。寺创建于 梁 天监 二年,唐 至 清 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 宋 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 明 代遗物,但还保存 宋 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 唐 杨惠之 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 8.
      先泽释义:⒈祖先的德泽。 ⒉指祖先的遗物。
    • 9.
      六朝松释义:六朝松是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北角的一株桧柏,是1600多年前的六朝遗物,故名。
    • 10.
      勿剪之欢释义:本指周朝人民思慕如公奭的德行,互相勉励,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甘棠树。后用来比喻不遗弃友人的遗物。
    • 11.
      化石释义: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 12.
      南唐二陵释义:指 五代 南唐国 建立者 李昪 的 永陵 和 中主 李璟 的 顺陵。在 江苏 江宁 牛首山 附近的高山南麓。1950-1951年发掘。墓室有前、中、后三室,每室各附侧室;结构除石室外,还有砖室;墓室装饰有浮雕和彩画。对 唐 宋 间建筑装饰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墓中遗物在 宋 初即遭盗掘。出土的有陶俑、陶瓷器、铜镜残片、玉器、骨器等。
    • 13.
      古生物释义:地球上曾生存过而现已大部灭绝的古代生物。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如三叶虫、猛犸、粪化石、恐龙脚印等。
    • 14.
      吉甫释义: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又称 兮伯吉父。姓 兮,名 甲,字 伯吉父(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遗物有《兮甲盘》。
    • 15.
      呾蜜释义:西域古国名。即Tirmidh。公元前二世纪已有 希腊 人的砦堡,公元一至二世纪有 贵霜 王朝时期的遗物。古城西北角之Kara-Tepe有在岩石间开凿的佛教洞窟寺院。近年出土大量文物。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蜜国》:“顺 缚芻河 北,下流至 呾蜜国。呾蜜国 东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
    • 16.
      太真释义:⒈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⒉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 者,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字 勃遂。”⒊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唐 罗隐《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 无力凭栏干。”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 之颜。
    • 17.
      孑遗物种释义:在较为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非常繁盛。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的一些生物物种。例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和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等就属于孑遗物种。
    • 18.
      幽灵冢释义:幽灵冢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只埋着死者的衣服等遗物的坟墓。
    • 19.
      徵集释义:⒈召集。《后汉书·韦彪传》:“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元典章·诏令·登宝位诏》:“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寳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徵集宗亲设所宜立者比。”清 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至 霍山,徵集溃兵团勇三千餘人。”⒉征求收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张敞 以正读传业,扬雄 以奇字纂训。”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袁鹰《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
    • 20.
      手泽释义:先人的遗物或手迹。

遗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亡物在释义:人死了,东西还在。 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2.
      人琴两亡释义: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同“人琴俱亡”。
    • 3.
      人琴俱亡释义: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 4.
      人琴俱逝释义: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 5.
      仙蜕释义:⒈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 实即干尸。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见其二齿、髮、手指,宛然如故,但枯槁耳。”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白云观》:“白云观,亦 元 时旧名。真人既逝之明年,其徒 清和 尹宗师 于观内搆 处顺堂,置幽宫以藏仙蜕。”⒉引申谓仙人的遗物。
    • 6.
      依据释义:⒈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或言行的基础:依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依据专家的鉴定,这是汉代的遗物。⒉作为论断前提或言行基础的事物:理论依据。判断要有依据。⒊以某种事物为依据:你这样说依据什么?
    • 7.
      保圣寺释义:在 江苏 吴县 甪直镇。寺创建于 梁 天监 二年,唐 至 清 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 宋 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 明 代遗物,但还保存 宋 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 唐 杨惠之 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 8.
      先泽释义:⒈祖先的德泽。 ⒉指祖先的遗物。
    • 9.
      六朝松释义:六朝松是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北角的一株桧柏,是1600多年前的六朝遗物,故名。
    • 10.
      勿剪之欢释义:本指周朝人民思慕如公奭的德行,互相勉励,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甘棠树。后用来比喻不遗弃友人的遗物。
    • 11.
      化石释义: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 12.
      南唐二陵释义:指 五代 南唐国 建立者 李昪 的 永陵 和 中主 李璟 的 顺陵。在 江苏 江宁 牛首山 附近的高山南麓。1950-1951年发掘。墓室有前、中、后三室,每室各附侧室;结构除石室外,还有砖室;墓室装饰有浮雕和彩画。对 唐 宋 间建筑装饰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墓中遗物在 宋 初即遭盗掘。出土的有陶俑、陶瓷器、铜镜残片、玉器、骨器等。
    • 13.
      古生物释义:地球上曾生存过而现已大部灭绝的古代生物。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如三叶虫、猛犸、粪化石、恐龙脚印等。
    • 14.
      吉甫释义: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又称 兮伯吉父。姓 兮,名 甲,字 伯吉父(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遗物有《兮甲盘》。
    • 15.
      呾蜜释义:西域古国名。即Tirmidh。公元前二世纪已有 希腊 人的砦堡,公元一至二世纪有 贵霜 王朝时期的遗物。古城西北角之Kara-Tepe有在岩石间开凿的佛教洞窟寺院。近年出土大量文物。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蜜国》:“顺 缚芻河 北,下流至 呾蜜国。呾蜜国 东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
    • 16.
      太真释义:⒈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⒉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 者,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字 勃遂。”⒊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唐 罗隐《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 无力凭栏干。”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 之颜。
    • 17.
      孑遗物种释义:在较为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非常繁盛。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的一些生物物种。例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和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等就属于孑遗物种。
    • 18.
      幽灵冢释义:幽灵冢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只埋着死者的衣服等遗物的坟墓。
    • 19.
      徵集释义:⒈召集。《后汉书·韦彪传》:“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元典章·诏令·登宝位诏》:“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寳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徵集宗亲设所宜立者比。”清 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至 霍山,徵集溃兵团勇三千餘人。”⒉征求收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张敞 以正读传业,扬雄 以奇字纂训。”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袁鹰《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
    • 20.
      手泽释义:先人的遗物或手迹。

遗物造句

1.每次看到他的遗物,都有人琴俱亡之感。

2.这件血迹斑斑的上衣是烈士唯一的遗物

3.这支笔是父亲的遗物,在她看来比和璧隋珠还要珍贵。

4.妻子过世虽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遗物,他内心仍然好捨不得。

5.看到丈夫的遗物,她不免睹物思人,心中凄楚,眼泪不觉就流下来了。

6.一个女孩把不小心把戒指弄滑掉进了人工海里,那是她妈妈的遗物

7.我手捧战友的遗物,心里无比沉重。

8.暫这支钢笔太平常了,但它却是英雄留下的遗物

9.见到丈夫的遗物,她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遗物(yi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遗物是什么意思 遗物读音 怎么读 遗物,拼音是yí wù,遗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遗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