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达观 达观的意思
guān

达观

简体达观
繁体達觀
拼音dá guān
注音ㄉㄚˊ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á,(1) 通。【组词】: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2) 通晓。【组词】:洞达。练达。(3) 遍,全面。【例句】: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组词】:到达。抵达。通宵达旦。(5) 实现。【组词】:目的已达。(6) 传出来。【例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7) 得到显要的地位。【组词】:显达。达官贵人。(8) 姓。

guān guàn,(1) 道教的庙宇。【组词】:白云观。紫阳观。(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3) 楼台。【组词】:楼观。台观。(4) 姓。

基本含义

心态开朗,对事物持乐观、宽容的态度。

达观的意思

达观 [dá guān]

1. 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达观 引证解释

⒈ 遍览,纵观。

《书·召诰》:“周公 朝至于 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孔 传:“周公 通达观新邑所营,言周徧。”
《魏书·阳尼传》:“彼八方之局促兮,殊无可以达观。”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达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

⒉ 谓全面地考虑。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騭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跡,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

⒊ 谓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

晋 陆云 《愁霖赋》:“考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
南朝 宋 罗含 《更生论》:“达观者所以齐死生,亦云死生为寤寐,诚哉是言!”
唐 元稹 《遣病》诗:“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⒋ 谓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巴金 《春》十九:“不过 淑华 生性达观, 琴 看事比较透彻,又能自持,所以她们不曾淌一滴泪水。”


国语词典

达观 [dá guān]

⒈ 看透人间是非,不为喜怒哀乐所影响。

宋·苏轼〈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乐观

悲观

⒉ 遍览。

晋·陆云〈愁霖赋〉:「放幽明于人神兮,妙万物以达观。」


达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乐观释义: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跟“悲观”相对):乐观情绪。 不要盲目乐观。

达观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悲观释义: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跟“乐观”相对):悲观失望。虽然试验失败了,但他并不悲观。

达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世靡争释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 2.
      健羡释义:⒈贪欲。《史记·太史公自序》:“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絀聪明,释此而任术。”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知雄守雌,是去健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去羡也。”唐 司空图《释怨》:“是以至人达观,物我俱遗,混休戚,忘健羡。”宋 陆游《娥江市》诗:“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清 纳兰性德《雨霁赋》:“观我生之消息,任天运以卷舒,知显晦之维命,而又何所用其健羡与?”⒉非常仰慕,非常羡慕。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壁记》:“朝廷百事诸厅,皆有壁记……原其作意,盖欲著前政履歷,而发将来健羡焉。”五代 范资《玉堂闲话·选仙场
    • 3.
      尊宿释义:⒈亦作“尊夙”。 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唐 贾岛《送灵应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宋 苏轼《书麘公诗后》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竺乾 一时尊夙,尽在东南,最著则为 莲池、达观 两大宗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 董説 ﹞三十餘年不履城市,惟友渔樵,世推为佛门尊宿。”⒉对前辈有重望者的敬称。宋 苏轼《与杨君素书》之二:“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惟公龟鹤不老,松柏益茂,此大庆也。”
    • 4.
      斩立决释义:⒈见“斩立决”。⒉明 清 两代刑律称判斩刑而不经秋审、朝审核定便立刻执行为“斩立决”。《檮杌闲评》第二十回:“将 周家庆、达观 二人,以不合妄造妖言惑众律,拟斩立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情真罪当,无可出脱,就定了个斩立决。通详上去。”亦作“斩立决”。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他刻的前 清 禁书还不止这一种,屈大均 的又有《翁山文外》;还有 蔡显 的《闲渔闲闲录》,是作者因此‘斩立决’,还累及门生的。”
    • 5.
      旷达不羁释义: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 6.
      明快释义:⒈(语言、文字等)明白通畅;不晦涩不呆板:笔法明快。 ⒉性格开朗直爽;办事有决断:她为人明快达观,工作起来雷厉风行。
    • 7.
      楚人弓释义:《孔子家语·好生》:“楚王 失弓,楚 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 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 楚 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 楚 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巖廊,君临宇县,相 邠 民於海内,混 楚 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 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洩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 楚 弓得失
    • 8.
      狐穴释义:元 周达观《诚斋杂记》:“唐 末有 乔子旷 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 狐穴诗人。”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 9.
      生黎释义:⒈人民。 晋 陆云《逸民箴》:“在昔后帝齐物达观,赏不假爵,教不示劝,号謚莫设,而生黎淳晏。”⒉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 黎族 中山居者的称谓。《宋史·蛮夷传三·黎洞》:“今 儋崖、万安 皆与 黎 为境,其服属州县者为熟 黎,其居山洞无征徭者为生 黎,时出与郡人互市。”清 袁枚《新齐谐·禁魇婆》:“广东 崖州 居民半属 黎 人,有生熟 黎 之分。生 黎 居 五指山 中,不服王化;熟 黎 尊官长,来见则膝行而入。”
    • 10.
      蹉路释义:犹失路。《五灯会元·金山颖禅师法嗣·节使李端愿居士》:“公(李端愿)曰:‘祇知贪程,不觉蹉路。’观(僧 达观)拓开曰:‘百年一梦,今朝方省。’”
    • 11.
      达人释义:⒈指通达事理的人。 ⒉达观的人。
    • 12.
      达官知命释义: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 13.
      达情释义:⒈表达情意。 ⒉对各种情况清楚明白。⒊达观的情怀。
    • 14.
      达观释义: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遇事要达观些,不要愁坏了身体。
    • 15.
      达观知命释义: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16.
      迩年释义:犹近年。 《宋史·度宗纪》:“邇年近臣无谓引去以为高,勉留再三,弗近益远,往往相尚,不知其非义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贵后拜师》:“又如邇年之礼达观者,俱耆夙名公,持鉢捧锡,备高足之列。”清 龚炜《巢林笔谈·漕粮新弊》:“邇年粮户米色,迥胜於前。”
    • 17.
      遮碍释义:⒈犹阻碍。 《新唐书·陆贽传》:“假令詔至发兵,更相顾望,莫敢遮碍。”⒉犹遮蔽。清 陈维崧《绮罗香·咏海棠》词:“春事今年恁快,满树红綃,已把小楼遮碍。”清 王韬《淞隐漫录·东瀛才女》:“至于男女同浴堂,共罗帐,裸体相对,毫不避些子嫌,抑何了无遮碍,达观洞识若是哉。”

达观(da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达观是什么意思 达观读音 怎么读 达观,拼音是dá guān,达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达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