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 [léi gǔ]
1. 急击鼓。
擂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攂鼓”。急击鼓。
引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三:“鸣笳攂鼓拥回军,破国平藩昔未闻。”
《三国演义》第九回:“郭将军 可领军抄击其后,效 彭越 挠 楚 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
《花月痕》第四八回:“掌珠 捧剑, 寳书 提刀,擂鼓三通。”
国语词典
擂鼓 [léi gǔ]
⒈ 用力击鼓。
引《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文明小史·第五〇回》:「劳航芥趁势把他一把辫子揪住,按在地下,拳头只望他背心上落如擂鼓一般。」
擂鼓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击鼓释义: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
擂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再而衰释义:比喻的是擂鼓。
- 2.
发枹释义:擂鼓。
- 3.
大洪山释义:⒈千米。同名主峰,海拔。⒉米。风景优美,林木苍翠。有九十六峰、九十一岩、四十二湖、五十二溪及百洞十瀑、七寺九庙五道观。附近还有烈山、擂鼓墩等名胜古迹。
- 4.
擂鼓筛锣释义:擂鼓:急击鼓。 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 5.
操鼓释义:擂鼓。
- 6.
梁夫人释义:指 南宋 名将 韩世忠 之妻 梁红玉。高宗 建炎 四年,世忠 与来犯 金 兵激战于 江宁 东北之 黄天荡,梁 亲自擂鼓助阵,鼓舞士气。后 世忠 屯兵 楚州,时荆棘遍地,梁 又织薄为屋,与士卒共劳役。曾封为 安国夫人,世称之为 梁夫人。《宋史·韩世忠传》:“战将十合,梁夫人 亲执桴鼓,金 兵终不得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附录《民国各团体之组织·女子军之跃起》:“木兰女 替父从军,裙釵气壮;梁夫人 助夫破敌,桴鼓声喧。”
- 7.
槌鼓释义:擂鼓,击鼓。
- 8.
诈人释义:⒈诡诈的人。汉 刘向《说苑·指武》:“吾赖於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汉 扬雄《法言·渊骞》:“或问:‘仪秦 学乎 鬼谷 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餘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⒉欺骗他人;讹诈他人。《水浒传》第八八回:“不想 王文斌 自己不识,且图诈人要誉,便叫前军擂鼓搦战。”《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决不会凭空诈人的。而且欠钱还债,本是分内之事。”
- 9.
长严释义:指连续不断地擂鼓。
- 10.
雷鼓释义:⒈亦作“雷皷”。亦作“靁鼓”。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⒉小鼓。犹今之拨浪鼓。⒊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⒋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⒌挂在会稽城门上的鼓。⒍指雷,雷声。⒎亦作“雷皷”。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擂”。
- 11.
鼓叫释义:擂鼓叫噪。《南齐书·垣崇祖传》:“令人持两炬火登山鼓叫。虏参骑谓其军备甚盛乃退。”《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慧景 从之,分遣千餘人,鱼贯缘山,自西巖夜下,鼓叫临城中。”胡三省 注:“鼓叫者,既击鼓又叫呼也。”
- 12.
鼓噪释义: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鼓噪一时。
- 13.
鼓率释义:谓擂鼓率领。
- 14.
鼓謲释义:擂鼓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