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德 [róng dé]
1. 谓宽容之德。容貌品德。
容德 引证解释
⒈ 谓宽容之德。
引《书·立政》:“率惟谋从容德,以竝受此丕丕基。”
孔 传:“武王 循惟谋从 文王 宽容之德。”
⒉ 容貌品德。
引《南史·垣昙深传》:“﹝ 郑氏 ﹞年既盛美,甚有容德,自厉冰霜,无敢望其门者。”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宨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闻邻氏女有容德,求娶之。”
容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秦释义:战国 时 秦昭王 曾称西帝,齐湣王 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 齐国 或 齐 地为“东秦”。《晋书·慕容德载记》:“青 齐 沃壤,号曰‘东秦’。”南朝 梁 萧统《诒明山宾诗》:“平仲 古称奇,夷吾 昔擅美,令则挺 伊 贤,东 秦 固多士。”宋 苏轼《次韵答顿起》之二:“十二东 秦 比 汉 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2.
九容释义:旧称君子修身处世应有的九种姿容。《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朱子语类》卷一二○:“《玉藻》九容处,且去仔细体认。”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必如《礼经》所谓九容,乃得性情之正,非是则为邪僻。”
- 3.
冰洁释义:形容德行清白高洁。
- 4.
出人头地释义: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 5.
南燕释义:⒈春秋 诸侯国名。 《左传·隐公五年》“卫 人以 燕 师伐 郑”晋 杜预 注:“南燕国。今 东郡 燕县。”在今 河南 延津县 东。《左传·庄公二十年》“春,郑伯 和王室不克,执 燕仲父”晋 杜预 注:“燕仲父,南燕 伯。”⒉晋 时 十六国 之一。北魏 兵破 后燕 国都 中山(今 河北 定县),承相 慕容德 率众迁到 滑台(今 河南 滑县),于公元398年自称 燕王,史称 南燕,是 鲜卑 慕容氏 在中原的最后一个政权。有今 山东 东部及 河南 的一部分。公元410年为 东晋 刘裕 所灭。
- 6.
双鬟释义:⒈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唐 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宋 陆游《春愁曲》:“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絶色也。”⒉借指少女。宋 王安石《仲元女孙》诗:“双鬟嬉戯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綉襦。”⒊指婢女。明 唐寅《踏莎行·闺情》词:“急唤双鬟,为儂攀折,南枝欲寄凭谁达。”⒋指千金高价。语本 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 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唐 杜牧《张
- 7.
名声若日月释义:名声:名誉;若:象。 名誉声望象日月之光,永不消失。形容德高望重。
- 8.
囊底智释义:谓老年之馀智。古谓多谋为智囊,故称。《晋书·慕容垂载记》:“於是议征 长子。诸将咸諫……及闻 慕容德 之策,笑曰:‘吾计决矣。吾且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不復留逆贼以累子孙也。’”
- 9.
圭璋特达释义: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 10.
妇仪释义:谓妇女的容德规范。
- 11.
家状释义:旧指记述有关个人履历、三代、乡贯、年貌等的表状。 唐 无名氏《秀师言记》:“崔 家小娘子,容德无比,年已及筓,供奉与他取家状,到府日,求 秦 晋 之匹可乎?”《宋史·选举志一》:“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清 赵翼《题竹初自述文》诗:“竹初 自述文,亦以代家状。”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唐选人家状即今履历》:“所云家状,即今之履歷、亲供也。”
- 12.
容德释义:⒈谓宽容之德。《书·立政》:“率惟谋从容德,以竝受此丕丕基。”孔 传:“武王 循惟谋从 文王 宽容之德。”⒉容貌品德。《南史·垣昙深传》:“﹝ 郑氏 ﹞年既盛美,甚有容德,自厉冰霜,无敢望其门者。”唐 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宨双鬟女,容德俱如玉。”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闻邻氏女有容德,求娶之。”
- 13.
岀人头地释义: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 14.
牛山释义:山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春秋 时 齐景公 泣 牛山,即其地。三国 魏 曹植《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惧 平仲 之我笑。”《晋书·慕容德载记》:“﹝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东望 鼎足,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无不死!’愴然有终焉之志。”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 何必独霑衣。”明 何景明《九日同马君卿登高》诗:“牛山 元有恨,休讶泪长流。”参见“牛山叹”。
- 15.
百室释义:⒈一族或一族的人。《诗·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寧止。”郑玄 笺:“百室,一族也。”朱熹 集传:“百室,一族之人也。”一说指众多的仓屋。参阅 高亨《诗经今注》。⒉指众多房屋。晋 左思《蜀都赋》:“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晋 陆云《登台赋》:“深堂百室,层臺千房。”宋 苏辙《游太山·初入南山》诗:“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⒊百户人家。百,举成数。《左传·成公十七年》:“施氏 之宰,有百室之邑。”《晋书·慕容德载记》:“而百姓因 秦 晋 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
- 16.
高世之德释义: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 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