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时弊 时弊的意思
shí

时弊

简体时弊
繁体時弊
拼音shí bì
注音ㄕˊ ㄅ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bì,(1) 欺蒙人的坏事。【组词】:作弊。营私舞弊。(2) 害处,与“利”相对。【组词】: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

基本含义

指当前社会或时代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时弊的意思

时弊 [shí bì]

1. 当时社会的弊病。

针砭时弊。
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琐忆》

[social abuse;]

时弊 引证解释

⒈ 当世的弊病。

《晋书·姚萇载记》:“萇 还 安定,修德政,布惠化,省非急之费,以救时弊。”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目覩时弊,口不敢论。”
鲁迅 《<热风>题记》:“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


国语词典

时弊 [shí bì]

⒈ 当时的弊端、祸害。

宋·孙奭〈孟子正义序〉:「导王化之源,以救时弊。」


时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弊端释义:由于规章制度上的毛病或工作上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

时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病释义:时弊。
    • 2.
      中病释义:击中时弊。
    • 3.
      切中释义:(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切中要害。切中时弊。
    • 4.
      刺世释义:针砭时弊。
    • 5.
      匡正释义:纠正;改正:匡正时弊。
    • 6.
      抨击释义:用言语或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抨击时弊。
    • 7.
      抽解释义:⒈旧时对沿海港口进出口贸易征收的实物税。《宋史·食货志下八》:“熙寧 初,立市舶以通物货。旧法抽解有定数,而取之不苛,输税宽其期,而使之待价,怀远之意实寓焉。邇来抽解既多,又迫使之输,致货滞而价减。”《明史·杨言传》:“局官 陆宣 辈支俸踰於常制,内监 陈林 辈抽解及於 芜湖。凡此,皆时弊之急且大,而足以拂天意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北宋 时在沿海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征收进出口税,名为抽解,也叫抽分。”⒉解大小便。《雪堂行和尚拾遗录》:“一日众集,浩 问曰:‘作什么?’曰:
    • 8.
      指斥释义:指摘;斥责:指斥时弊。
    • 9.
      救时厉俗释义: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 10.
      救时释义:匡救时弊。
    • 11.
      时弊释义:当前社会的弊病:切中时弊。 针砭时弊。
    • 12.
      时患释义:⒈犹时弊。⒉时祸。
    • 13.
      末甲释义:⒈前锋部队。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末甲劲,本甲不断。”⒉科举制度,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宋史·宗泽传》:“﹝ 泽 ﹞登 元祐 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寘末甲。”
    • 14.
      格正释义:⒈谓匡正时弊。 ⒉纠正。
    • 15.
      矫时释义:⒈匡正时弊。⒉故违时俗。
    • 16.
      襃答释义:亦作“褒答”。嘉奖报答。《新唐书·李蔚传》:“懿宗 惑浮屠,尝饭万僧禁中,自为赞唄。蔚 上疏切諫……讥病时弊。帝不听,但以虚礼襃答。”明 沉德符《野获编·言事·陆澄六辨》:“疏下吏部,尚书 桂萼 谓 澄 事君不欺,宜听自新,上优詔褒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翰林学士 宋白 等上《文苑英华》一千卷,詔书褒答。”
    • 17.
      边保释义:犹边防。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至于边保盈虚,士夫臧否,料敌人有以进退,繫今日所以安危,必为上言,以救时弊。”
    • 18.
      针砭释义: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痛下针砭。针砭时弊。
    • 19.
      陈子昂释义:(659—700)唐代诗人。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曾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敢于直陈时弊,有政治抱负。在诗歌方面,反对六朝淫靡的诗风,倡导诗歌内容的革新。写有很多感慨时事,现实性很强的诗,对于唐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陈伯玉集》。

时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病释义:时弊。
    • 2.
      中病释义:击中时弊。
    • 3.
      切中释义:(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切中要害。切中时弊。
    • 4.
      刺世释义:针砭时弊。
    • 5.
      匡正释义:纠正;改正:匡正时弊。
    • 6.
      抨击释义:用言语或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抨击时弊。
    • 7.
      抽解释义:⒈旧时对沿海港口进出口贸易征收的实物税。《宋史·食货志下八》:“熙寧 初,立市舶以通物货。旧法抽解有定数,而取之不苛,输税宽其期,而使之待价,怀远之意实寓焉。邇来抽解既多,又迫使之输,致货滞而价减。”《明史·杨言传》:“局官 陆宣 辈支俸踰於常制,内监 陈林 辈抽解及於 芜湖。凡此,皆时弊之急且大,而足以拂天意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北宋 时在沿海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征收进出口税,名为抽解,也叫抽分。”⒉解大小便。《雪堂行和尚拾遗录》:“一日众集,浩 问曰:‘作什么?’曰:
    • 8.
      指斥释义:指摘;斥责:指斥时弊。
    • 9.
      救时厉俗释义: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 10.
      救时释义:匡救时弊。
    • 11.
      时弊释义:当前社会的弊病:切中时弊。 针砭时弊。
    • 12.
      时患释义:⒈犹时弊。⒉时祸。
    • 13.
      末甲释义:⒈前锋部队。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末甲劲,本甲不断。”⒉科举制度,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宋史·宗泽传》:“﹝ 泽 ﹞登 元祐 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寘末甲。”
    • 14.
      格正释义:⒈谓匡正时弊。 ⒉纠正。
    • 15.
      矫时释义:⒈匡正时弊。⒉故违时俗。
    • 16.
      襃答释义:亦作“褒答”。嘉奖报答。《新唐书·李蔚传》:“懿宗 惑浮屠,尝饭万僧禁中,自为赞唄。蔚 上疏切諫……讥病时弊。帝不听,但以虚礼襃答。”明 沉德符《野获编·言事·陆澄六辨》:“疏下吏部,尚书 桂萼 谓 澄 事君不欺,宜听自新,上优詔褒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翰林学士 宋白 等上《文苑英华》一千卷,詔书褒答。”
    • 17.
      边保释义:犹边防。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至于边保盈虚,士夫臧否,料敌人有以进退,繫今日所以安危,必为上言,以救时弊。”
    • 18.
      针砭释义:砭是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使用方法已失传。“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痛下针砭。针砭时弊。
    • 19.
      陈子昂释义:(659—700)唐代诗人。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曾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敢于直陈时弊,有政治抱负。在诗歌方面,反对六朝淫靡的诗风,倡导诗歌内容的革新。写有很多感慨时事,现实性很强的诗,对于唐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陈伯玉集》。

时弊造句

1.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2.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3.那篇小品文切中时弊

4.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切中时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

5.他的文章切中时弊,很有价值,应当尽快发表。

6.他的观点很正确,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7.王刚的文章大胆针对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8.像这种括囊守禄、明哲保身的官员,又怎能匡救时弊,有所作为呢?

9.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10.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

时弊(shi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时弊是什么意思 时弊读音 怎么读 时弊,拼音是shí bì,时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时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