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转对 转对的意思
zhuǎnduì

转对

简体转对
繁体轉對
拼音zhuǎn duì
注音ㄓㄨㄢˇ ㄉ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ǎn zhuàn zhuǎi,(1)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基本含义

改变原先的错误,变为正确。

转对的意思

转对 [zhuǎn duì]

1. 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转对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宋 司马光 《乞转对札子》:“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广求直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转对》:“《唐会要》曰:正元 中,詔每御 延英,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宋 朝因之,曰转对。”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 周汝昌 题注:“转对, 宋 制,臣僚轮流每五日一入内殿见皇帝,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也叫轮对。”


转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附释义:亲近依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汉 郑玄 注:“亲,谓使之相亲附。”《淮南子·兵略训》:“羣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宋 曾巩《熙宁转对疏》:“近者使之亲附,远者使之服从。”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 彭述文 ﹞提倡革命阅十年,地望益高,而亲附盖寡。”
    • 2.
      巡对释义:轮流引见,咨询政事。唐 元稹《论谏职表》:“近年已来,正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新唐书·薛珏传》:“帝疑下情不达,因詔 延英 坐日许百司长官二员言闕失,谓之巡对。”《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庶官罢巡对。”胡三省 注:“犹今云转对。贞元 十七年,令常参官每日引见二人,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 3.
      精覈释义:⒈精细孝核。《后汉书·顺帝纪》:“其简序先后,精覈高下,岁月之次,文武之宜,务存厥衷。”《新唐书·张九龄传》:“今若刺史县令精覈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考才行。”宋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今后进士诸科御试过落之法,及特奏名出官格式,务在精覈。”⒉精辟翔实。南朝 梁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其书已传,虽未为精覈,亦粗足讽览。”明 胡应麟《诗薮·遗逸下》:“﹝ 王劭 ﹞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世推精覈云。”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考工记》乃制度式样册子,上令士大夫
    • 4.
      经制钱释义: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的一种附加杂税。 宋 杨万里《转对札子》:“民之以军兴而暂佐师旅征行之费者,因其除军帅谓之经制使也,於是有经制之钱。既而经制使之军已罢,而经制钱之名遂为常赋矣。”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宣和 末,陈亨伯 起请也。后至 昭熙 五年倣此,亦收总制钱。”参见“经总制钱”。
    • 5.
      路马释义: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汉 贾谊《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宋 杨万里《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 6.
      转对释义: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 7.
      陷裂释义:陷落坼裂。 《后汉书·顺帝纪》:“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汉阳 地陷裂。”宋 曾巩《熙宁转对疏》:“在天则有日食星变之异,在地则有震动陷裂、水泉涌溢之灾,在人则有饥饉流亡、讹言相惊之患,三者皆非常之变也。”

转对(zhuand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转对是什么意思 转对读音 怎么读 转对,拼音是zhuǎn duì,转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转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