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克思 马克思的意思

马克思

简体马克思
繁体馬克思
拼音mǎ kè sī
注音ㄇㄚˇ ㄎㄜˋ ㄙ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kè,(1) 能够。【组词】:克勤克俭。(2) 战胜,攻下。【组词】: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组词】: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4) 严格限定。【组词】:克日。克期。克扣。(5) 消化。【组词】:克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句】: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sī sāi,(1) 想,考虑,动脑筋。【例句】: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 想念,挂念。【组词】:思念。思恋。相思。(3) 想法。【组词】: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 姓。 ◎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敬重、崇拜某人,对某人言听计从。

马克思的意思

马克思 [mǎ kè sī]

1. 5.5—1883.3.14)

[Karl Marx;]


马克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释义: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 2.
      一联释义:⒈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 丞相卒,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丰 以其姓 魏,遂以‘晋絳 和戎’对‘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⒉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⒊一连串。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
    • 3.
      三个代表释义: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4.
      与时俱进释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释义:简称“左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 6.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7.
      主义释义:⒈对于自然界、社会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理论和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达尔文主义。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体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⒊表示某种思想、品质、作风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主观主义。
    • 8.
      伦敦释义:英国首都。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人口701万(1995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名胜古迹多,以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等最为著名。
    • 9.
      佳搆释义:亦作“佳构”。犹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李大钊《马克思与第一国际》:“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 10.
      修正释义:⒈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⒉篡改(马克思主义)。
    • 11.
      修正主义释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自称是马克思学生的伯恩施坦,公然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进行修改、修订,故名。
    • 12.
      全集释义:把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尽可能完全地搜集起来而编成的一部书,如《列宁全集》《鲁迅全集》。有时也指把两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表著作的作者的著作,搜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一部书,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13.
      六月起义释义: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 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 14.
      共产主义释义:⒈指共产主义社会。 包括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中,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生产资 料全民所有制;全体人民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其丰富,实行“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⒉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
    • 15.
      共产主义世界观释义:也称“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现。
    • 16.
      共产主义小组释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从1920年5月起,先后在上海、北京、长沙、汉口、广州、济南等地及留法、留日学生中 建立的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在工人群众和学生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工人斗争,创办工人夜校,出版革命刊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 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 17.
      共产主义者同盟释义:第一个建立在科学 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 成。它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团结各国革命工人,宣传马克 思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1852年11月17日宣告解散。
    • 18.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19.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20.
      共産主义释义:⒈马克思、恩格斯 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亦即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⒉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释义: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 2.
      一联释义:⒈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 丞相卒,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丰 以其姓 魏,遂以‘晋絳 和戎’对‘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⒉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⒊一连串。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马克思进文庙》、《文艺家的觉悟》、《
    • 3.
      三个代表释义: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4.
      与时俱进释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释义:简称“左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 6.
      中国通史释义:原名《中国通史简编》。 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7.
      主义释义:⒈对于自然界、社会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理论和主张:马克思列宁主义。达尔文主义。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体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⒊表示某种思想、品质、作风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主观主义。
    • 8.
      伦敦释义:英国首都。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人口701万(1995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世界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名胜古迹多,以伦敦塔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马克思墓等最为著名。
    • 9.
      佳搆释义:亦作“佳构”。犹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李大钊《马克思与第一国际》:“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 10.
      修正释义:⒈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⒉篡改(马克思主义)。
    • 11.
      修正主义释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自称是马克思学生的伯恩施坦,公然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进行修改、修订,故名。
    • 12.
      全集释义:把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尽可能完全地搜集起来而编成的一部书,如《列宁全集》《鲁迅全集》。有时也指把两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表著作的作者的著作,搜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一部书,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13.
      六月起义释义: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 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 14.
      共产主义释义:⒈指共产主义社会。 包括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中,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生产资 料全民所有制;全体人民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其丰富,实行“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⒉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
    • 15.
      共产主义世界观释义:也称“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现。
    • 16.
      共产主义小组释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从1920年5月起,先后在上海、北京、长沙、汉口、广州、济南等地及留法、留日学生中 建立的组织。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在工人群众和学生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工人斗争,创办工人夜校,出版革命刊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 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 17.
      共产主义者同盟释义:第一个建立在科学 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 成。它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团结各国革命工人,宣传马克 思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1852年11月17日宣告解散。
    • 18.
      共产党释义:无产阶级政党。根据马克思 、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最高组织形式。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基本纲领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 19.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20.
      共産主义释义:⒈马克思、恩格斯 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亦即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⒉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造句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马克思主义理论刚传入中国时,曾被许多顽固分子视作旁门左道,邪魔异教而大加斥责。

3.与牛顿的一掷千金相比,马克思的炒股规模小得多。

4.马克思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5.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6.修正主义者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7.马克思开创的伟大革命事业,将千秋万代,永放光辉。

8.他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

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成灵丹妙药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10.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不光是同住伦敦还是分居俩地,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互相挂怒爱,互相帮助。

11.改革不能死守马克思主义教条。

1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3.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从古典作品到流行小说,从洛克、霍布斯、休姆到斯宾塞、尼采、马克思无所不读。

14.马克思精通好几种语言。

15.马克思生活艰难,有时竟到了借钱买邮票的地步。

16.恩格斯经常接济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的马克思

17.马克思主义讲求实事求是。

18.马克思诞生于员愿员愿年缘月缘日。

19.政治老师滔滔不绝的继续着他的马克思理论。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如同布帛菽粟之于人的生活,须臾不可离开。

马克思(make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克思是什么意思 马克思读音 怎么读 马克思,拼音是mǎ kè sī,马克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克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