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寒冬 寒冬的意思
hándōng

寒冬

简体寒冬
繁体
拼音hán dōng
注音ㄏㄢˊ ㄉ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dōng,(1) 一年中的第四季。【例句】: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2) 姓。(3) 象声词,敲鼓声。【组词】:战鼓冬冬。

基本含义

指寒冷的冬季,也用来比喻困难、艰苦的时期。

寒冬的意思

寒冬 [hán dōng]

1. 寒冷的冬天。旧题汉·苏武《古诗》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寒冬 引证解释

⒈ 寒冷的冬天。

旧题 汉 苏武 《古诗》之四:“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唐 韩愈 《赠张籍》诗:“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
叶圣陶 《登赐儿山》:“水洞里泉水下滴,积在洞底,据说有两公尺深,寒冬也不冻结。”


国语词典

寒冬 [hán dōng]

⒈ 严冷的冬天。

唐·韩愈〈赠张籍〉诗:「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睆。」

严冬

酷暑 炎夏


寒冬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严冬释义:极冷的冬天。
    • 2.
      隆冬释义: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严冬:隆冬季节。数九隆冬。

寒冬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酷暑释义:指极热的夏天:酷暑难耐。
    • 2.
      炎夏释义:炎热的夏天:炎夏盛暑。

寒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冬宰释义:在寒冬腊月牲畜会一天天瘦下去,因此在冬初牛羊膘肥体壮、又可冻储的时候,屠宰之是保证冬季食用肥肉的一种手段。
    • 2.
      冻飙释义:寒冬的狂风。
    • 3.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4.
      寒兔释义:⒈寒冬的野兔。⒉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 5.
      寒声释义:⒈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⒉凄凉的声音。
    • 6.
      寒恋重衾释义:衾:被子。寒冬到来时,贪恋温暖,躺在厚厚原被子里,不愿起来。
    • 7.
      寒日释义:⒈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唐 陆龟蒙《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⒉寒冬的太阳。晋 陶潜《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唐 李百药《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明 何景明《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清 陈梦雷《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 8.
      寒松释义: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9.
      寒腊释义:寒冬腊月。
    • 10.
      寒营释义:寒冬的兵营。
    • 11.
      履霜释义:⒈踩踏霜地。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晋 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⒉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郑藻如《<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履霜坚冰”。⒊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宋 苏轼《元祐元年
    • 12.
      岁寒知松柏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13.
      抱团取暖释义:原意是指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比喻互助协作、积聚力量共度最困难的时期。
    • 14.
      暑去寒来释义: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指一年已经快过去了,时间流逝快。
    • 15.
      松柏后凋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 16.
      松竹梅释义: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寒冬生花,故习称为“岁寒三友”。清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五龙亭 旧为 太素殿,创于 明 天顺 年,在 太液池 西南向,后有草亭,画松竹梅于上,曰‘岁寒门’。”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梅竹石三友》:“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今人但知松竹梅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为三友也。”
    • 17.
      梅花之韵释义:梅花--蔷薇科,木本植物,又名:腊梅、干枝梅、红梅等。因为在寒冬腊月开花,人们十分赞美这种战霜斗雪、凌寒飘香的特点,常用梅花象征自强不息、奋勇开拓的精神。韵--音、音韵.这里指知音的意思.。
    • 18.
      登山服释义:⒈登山运动员登山时穿的一种特制防寒服装。⒉一种防寒冬装,多用尼龙绸和羽绒等制作,一般有风帽。
    • 19.
      竹子纹释义: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竹居其一。
    • 20.
      腊候释义:犹言寒冬时节。

寒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冬宰释义:在寒冬腊月牲畜会一天天瘦下去,因此在冬初牛羊膘肥体壮、又可冻储的时候,屠宰之是保证冬季食用肥肉的一种手段。
    • 2.
      冻飙释义:寒冬的狂风。
    • 3.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4.
      寒兔释义:⒈寒冬的野兔。⒉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 5.
      寒声释义:⒈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⒉凄凉的声音。
    • 6.
      寒恋重衾释义:衾:被子。寒冬到来时,贪恋温暖,躺在厚厚原被子里,不愿起来。
    • 7.
      寒日释义:⒈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唐 陆龟蒙《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⒉寒冬的太阳。晋 陶潜《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唐 李百药《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明 何景明《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清 陈梦雷《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 8.
      寒松释义: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9.
      寒腊释义:寒冬腊月。
    • 10.
      寒营释义:寒冬的兵营。
    • 11.
      履霜释义:⒈踩踏霜地。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晋 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⒉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郑藻如《<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履霜坚冰”。⒊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宋 苏轼《元祐元年
    • 12.
      岁寒知松柏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13.
      抱团取暖释义:原意是指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比喻互助协作、积聚力量共度最困难的时期。
    • 14.
      暑去寒来释义: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指一年已经快过去了,时间流逝快。
    • 15.
      松柏后凋释义: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 16.
      松竹梅释义: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寒冬生花,故习称为“岁寒三友”。清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五龙亭 旧为 太素殿,创于 明 天顺 年,在 太液池 西南向,后有草亭,画松竹梅于上,曰‘岁寒门’。”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梅竹石三友》:“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今人但知松竹梅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为三友也。”
    • 17.
      梅花之韵释义:梅花--蔷薇科,木本植物,又名:腊梅、干枝梅、红梅等。因为在寒冬腊月开花,人们十分赞美这种战霜斗雪、凌寒飘香的特点,常用梅花象征自强不息、奋勇开拓的精神。韵--音、音韵.这里指知音的意思.。
    • 18.
      登山服释义:⒈登山运动员登山时穿的一种特制防寒服装。⒉一种防寒冬装,多用尼龙绸和羽绒等制作,一般有风帽。
    • 19.
      竹子纹释义: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竹居其一。
    • 20.
      腊候释义:犹言寒冬时节。

寒冬造句

1.他们需要一个更加温暖的安乐窝来度过寒冬

2.记住在我们的队伍里面没有严寒酷暑,更没有寒冬腊月。

3.寒冬腊月对我们的意志品质是一个极大地考验。

4.就算是寒冬腊月的夜晚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5.朋友就像严寒冬季的一个暖炉,温暖地照亮你内心每一个寒冷的角落。

6.寒冬里,梅花静静地穿上了红裙,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7.梦想是光,照溶寒冬的雪。

8.希望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带来世界的温暖。

9.寒冬腊月,友谊就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绽放开来,温暖着你我的心田。

10.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11.善良是寒冬的暖阳,给寒冷的人些许温暖的光。

12.寒冬,饱满的雪粒裹在树枝上,树枝好像长出了一颗颗白色的珍珠。

13.青春就像一颗梅花树,是那样的坚强,又是那样的脆弱。她在寒冬腊月奔放,又在阳春三月凋落。

14.童年如秋,安静若然迎来寒冬

15.寒冬的雪花漫天飞舞、真像一朵朵飘落的茶花。

16.母爱是严寒冬日里的一米阳光,让人温暖心扉。

17.冬去春来的时节,那些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不肯发芽,而柳树却在寒冬的余晖下首先苏醒了。它抖擞精神,使劲地伸展腰肢,像归队的勇士一般,迎着寒冷的风,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披上了焦黄嫩绿的新装,遥盼着小燕儿归来

18.寒冬里,梅花在寒风中静静地开放了,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19.一枝开满红色小火焰的枝头探了出来,她就是腊梅,在寒冬腊月中绽放明艳笑脸的腊梅,这个冬天唯一的一丝生机!

20.寒冬里,雪中傲立的梅花静静地开了。

寒冬(hand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寒冬是什么意思 寒冬读音 怎么读 寒冬,拼音是hán dōng,寒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寒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