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语 和语的意思

和语

简体和语
繁体和語
拼音hé yǔ
注音ㄏㄜˊ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yǔ yù,(1) 告诉。【组词】:不以语人。

基本含义

和睦的言语或交流方式。

和语的意思

和语 [hé yǔ]

1. 日本语。

和语 引证解释

⒈ 日本 语。

梁启超 《论学日本文之益》:“支那 之志士,亦当以学和文、和语为第一义。”


和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2.
      倒是释义:⒈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反倒: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倒是说个没完没了。 ⒉表示事情不是那样(含责怪意):说的倒是容易,你做起来试试!⒊表示出乎意料:这样的怪事我倒是第一次听说。⒋表示让步:东西倒是好东西,就是价钱太贵。⒌表示转折:屋子不大,布置得倒是挺讲究。⒍用来缓和语气:如果人手不够,我倒是愿意帮忙。⒎表示催促或追问:你倒是快说呀!。你倒是去过没去过,别吞吞吐吐的。
    • 3.
      发科打诨释义: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 4.
      叶圣陶释义:(1894—1988)中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等,并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描写主人公由教育报国走向社会革命并最终沉沦的艰难历程。30年代后,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有《叶圣陶集》。
    • 5.
      基本词汇释义:词汇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一般词汇相比,它的历史最悠久,通行面最广,构造新词能力最强。如汉语的人、山、高、大、打、不等。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是语言的基础。
    • 6.
      形气释义:⒈形和气。 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汉 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⒉指精气、元气。汉 班固《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⒊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⒋形貌和气质。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宋 沉辽《寄题野翁无闷堂》诗:“
    • 7.
      教育局释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构编制委员会规定。国家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
    • 8.
      教育部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 9.
      无语以对释义:被难倒了,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 10.
      智慧生活释义: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
    • 11.
      智能生活释义: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
    • 12.
      曲艺释义: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表演叙述故事情节并表现不同人物思想感情和语言声态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所需演员较少,道具简单,形式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各地区、各民族曲种丰富,约有三百余种。常见的有相声、评书、快板、大鼓、弹词等。
    • 13.
      构词释义:语素和语素结合组成词。
    • 14.
      椎髻鸟语释义:结如椎之髻,说似鸟鸣之语。 古代指南方人的妆饰和语言。
    • 15.
      汉语大字典释义:大型字典。徐中舒主编。共八卷。1986—1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共收单字56,000个左右,并收列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字形。注音以现代读音为主,并标注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释义兼及常用义、生僻义和语素义。注重形音义的配合,具有存字、存音、存源的特点。
    • 16.
      电视电话释义:在电话 网上同时传输与交换通话双方影像和语音信号的通信方式。交换的影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电视电话机由摄像机、显示器、控制器、电话机等组成。
    • 17.
      石硪释义: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 曹禺《日出》第二幕:“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这种神情和语气,都像廿七年前那个有风的天气,卢一民 也是这样站在 唐琳 的面前,只是比那时显得深沉,那时像爆竹在天空爆炸,现在像石硪夯打着地面。”
    • 18.
      蓝牙释义:一种近距离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在10—100米范围内,把专用的半导体装入机器中,无须借助电缆就可连接计算机、打印机、数字相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等,并能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是英语blue tooth的直译。
    • 19.
      词义释义:词所表示的意义。 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传统的语义学中只指词的词汇意义,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意义。如“人”的词义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有些词除了概括意义外,还有感情、语体等附带意义。
    • 20.
      语义哲学释义: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后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和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假辞色释义: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 2.
      倒是释义:⒈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反倒: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倒是说个没完没了。 ⒉表示事情不是那样(含责怪意):说的倒是容易,你做起来试试!⒊表示出乎意料:这样的怪事我倒是第一次听说。⒋表示让步:东西倒是好东西,就是价钱太贵。⒌表示转折:屋子不大,布置得倒是挺讲究。⒍用来缓和语气:如果人手不够,我倒是愿意帮忙。⒎表示催促或追问:你倒是快说呀!。你倒是去过没去过,别吞吞吐吐的。
    • 3.
      发科打诨释义: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 4.
      叶圣陶释义:(1894—1988)中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等,并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描写主人公由教育报国走向社会革命并最终沉沦的艰难历程。30年代后,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有《叶圣陶集》。
    • 5.
      基本词汇释义:词汇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一般词汇相比,它的历史最悠久,通行面最广,构造新词能力最强。如汉语的人、山、高、大、打、不等。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是语言的基础。
    • 6.
      形气释义:⒈形和气。 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汉 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⒉指精气、元气。汉 班固《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⒊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⒋形貌和气质。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宋 沉辽《寄题野翁无闷堂》诗:“
    • 7.
      教育局释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构编制委员会规定。国家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
    • 8.
      教育部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 9.
      无语以对释义:被难倒了,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 10.
      智慧生活释义: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
    • 11.
      智能生活释义: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就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
    • 12.
      曲艺释义:一种由演员通过说唱表演叙述故事情节并表现不同人物思想感情和语言声态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所需演员较少,道具简单,形式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各地区、各民族曲种丰富,约有三百余种。常见的有相声、评书、快板、大鼓、弹词等。
    • 13.
      构词释义:语素和语素结合组成词。
    • 14.
      椎髻鸟语释义:结如椎之髻,说似鸟鸣之语。 古代指南方人的妆饰和语言。
    • 15.
      汉语大字典释义:大型字典。徐中舒主编。共八卷。1986—1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共收单字56,000个左右,并收列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字形。注音以现代读音为主,并标注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释义兼及常用义、生僻义和语素义。注重形音义的配合,具有存字、存音、存源的特点。
    • 16.
      电视电话释义:在电话 网上同时传输与交换通话双方影像和语音信号的通信方式。交换的影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电视电话机由摄像机、显示器、控制器、电话机等组成。
    • 17.
      石硪释义: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 曹禺《日出》第二幕:“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这种神情和语气,都像廿七年前那个有风的天气,卢一民 也是这样站在 唐琳 的面前,只是比那时显得深沉,那时像爆竹在天空爆炸,现在像石硪夯打着地面。”
    • 18.
      蓝牙释义:一种近距离的无线传输应用技术,在10—100米范围内,把专用的半导体装入机器中,无须借助电缆就可连接计算机、打印机、数字相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等,并能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是英语blue tooth的直译。
    • 19.
      词义释义:词所表示的意义。 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传统的语义学中只指词的词汇意义,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意义。如“人”的词义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有些词除了概括意义外,还有感情、语体等附带意义。
    • 20.
      语义哲学释义: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后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和语造句

1.他的态度和语调充满着幽默,令我们忍俊不禁。

2.首先你得有足够的词汇量,然后你得掌握句型的构成和语法。然后你就可以造句子了。

3.在电话家访过后要找孩子好好谈谈,同样注意谈话的切入点和语言使用以及技巧。

4.只要我们目标一致,敞开心胸,习惯和语言的差异都不会成为障碍。

5.不是,其实要看语境和在什么环境说的。同一句话语气和语调不同,意思也会不一样。

6.可以有不同的时态,语态和语气。

7.主要靠语气词和语调。

8.文章试从修辞、音韵和语言等方面着手对其专辑中的歌词语言进行分析讨论。

和语(he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语是什么意思 和语读音 怎么读 和语,拼音是hé yǔ,和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