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散文 散文的意思
sǎnwén

散文

简体散文
繁体
拼音sǎn wén
注音ㄙㄢˇ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àn sǎn,(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组词】: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 分布,分给。【组词】: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3) 排遣。【组词】:散心。散闷(mèn)。(4) 解雇。【例句】: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1) 没有约束,松开。【组词】: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2) 分开的,分离的。【组词】: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3) 零碎的。【组词】:散碎。散装。散页。(4) 中医称药末。【组词】:散剂。丸散膏丹。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释义]
(1) (名)基本义: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
(2) (名)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
[构成]
偏正式:散(文
[例句]
写作散文。(作宾语)

散文的意思

散文 [sǎn wén]

1.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 prose; essay; ]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 引证解释

⒈ 文采焕发。

晋 木华 《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綾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⒉ 犹行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⒊ 文体名。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国语词典

散文 [sǎn wén]

⒈ 不用韵、不对偶,句法参差的文章。相对于韵文及骈文而言。

骈文 韵文


散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杂文释义:散文的一种。 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抒情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样式较多,如随笔、杂感、杂谈、笔记等。
    • 2.
      随笔释义: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
    • 3.
      游记释义: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或著作。
    • 4.
      书信释义:信常有书信往来。

散文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韵文释义:有节奏韵律的文学体裁,也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
    • 2.
      骈文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开始于汉、魏,六朝最为盛行。后来有的骈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也叫四六文。这种体裁的文章通篇用骈偶句,即讲究上下句对仗,偏重形式,多堆砌辞藻典故。中唐以后古文运动兴起,骈文渐趋衰落。与“散文”相对。

散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不惑释义: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原出处的语句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意就是三十岁进入了而立之年的意思。
    • 2.
      与妻书释义: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 3.
      与山巨源绝交书释义:散文篇名。三国魏嵇康作。作者与山涛(字巨源)名列“竹林七贤”,后山涛依附司马氏集团,并推荐嵇康做官,嵇康为此作书拒绝出仕并与山涛绝交。文章语言泼辣,多嬉笑怒骂之词,表达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文中对封建礼教公然表示轻蔑,自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后作者因此被司马昭杀害。
    • 4.
      乐以教和释义: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出自:《山中避雨》,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 5.
      亮丽释义:⒈明亮美丽:色彩亮丽。亮丽的风景线。⒉美好;优美:他的诗歌很有韵味,散文也写得亮丽。
    • 6.
      以文为诗释义:指 唐 代文学家 韩愈 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
    • 7.
      伶官传序释义:散文篇名。 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 8.
      体裁释义: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 9.
      健笔释义: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南朝 陈 徐陵《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宋 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清 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马茂元《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 10.
      写景释义:描写景物:这篇散文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 11.
      冰心释义:(1900—1999)中国现代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五四时期开始创作问题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1923年出版诗集《繁星》和《春水》。同年赴美留学,陆续发表散文《寄小读者》,抒写异国见闻和感受。抗战期间用“男士”等笔名写了《关于女人》等散文和小说。建国后出版《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等。有《冰心全集》。
    • 12.
      切情释义:切合内心感情。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13.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14.
      副産品释义:副产物。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用这种方法生产煤气,副产品回收率比较高。”
    • 15.
      十大家释义:指 唐 宋 时期的十大散文家。 即 唐 韩愈、柳宗元、李翱、孙樵、宋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参阅 清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 16.
      千金买赋释义: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 17.
      变文释义:唐代的一种说唱文学。以边讲边唱、边展示图画的方式演述故事。一般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一类讲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变文作品后来失传,清末始在敦煌石窟中发现。近人所编《敦煌变文集》辑录较详备。
    • 18.
      古文家释义:⒈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⒉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 19.
      唐宋八大家文钞释义: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文,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 20.
      唐宋八大家释义: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散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不惑释义: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原出处的语句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意就是三十岁进入了而立之年的意思。
    • 2.
      与妻书释义: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 3.
      与山巨源绝交书释义:散文篇名。三国魏嵇康作。作者与山涛(字巨源)名列“竹林七贤”,后山涛依附司马氏集团,并推荐嵇康做官,嵇康为此作书拒绝出仕并与山涛绝交。文章语言泼辣,多嬉笑怒骂之词,表达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文中对封建礼教公然表示轻蔑,自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后作者因此被司马昭杀害。
    • 4.
      乐以教和释义: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出自:《山中避雨》,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 5.
      亮丽释义:⒈明亮美丽:色彩亮丽。亮丽的风景线。⒉美好;优美:他的诗歌很有韵味,散文也写得亮丽。
    • 6.
      以文为诗释义:指 唐 代文学家 韩愈 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
    • 7.
      伶官传序释义:散文篇名。 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 8.
      体裁释义: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 9.
      健笔释义: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南朝 陈 徐陵《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宋 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清 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马茂元《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 10.
      写景释义:描写景物:这篇散文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 11.
      冰心释义:(1900—1999)中国现代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五四时期开始创作问题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1923年出版诗集《繁星》和《春水》。同年赴美留学,陆续发表散文《寄小读者》,抒写异国见闻和感受。抗战期间用“男士”等笔名写了《关于女人》等散文和小说。建国后出版《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等。有《冰心全集》。
    • 12.
      切情释义:切合内心感情。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13.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14.
      副産品释义:副产物。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用这种方法生产煤气,副产品回收率比较高。”
    • 15.
      十大家释义:指 唐 宋 时期的十大散文家。 即 唐 韩愈、柳宗元、李翱、孙樵、宋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参阅 清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
    • 16.
      千金买赋释义: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 17.
      变文释义:唐代的一种说唱文学。以边讲边唱、边展示图画的方式演述故事。一般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一类讲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变文作品后来失传,清末始在敦煌石窟中发现。近人所编《敦煌变文集》辑录较详备。
    • 18.
      古文家释义:⒈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⒉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 19.
      唐宋八大家文钞释义: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文,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 20.
      唐宋八大家释义: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散文造句

1.这篇散文的确是当年的妙手偶得,构思精巧,不愧是大手笔!

2.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皆字出之以嬉笑怒骂,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口吻,都成为散文的正则。

3.这篇散文构思独特,结构新颖,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豪放。

4.他这篇散文写得珠圆玉润,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

5.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6.这篇散文,我当时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7.张小明的散文写得很好,可以说不拘一格。

8.这篇信手拈来的散文,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9.这篇散文,我的构思时间较长,那一日突然心血来潮,提起笔信手拈来。

10.在这篇散文里,可以看出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才思,真令我大开眼界。

11.我认为这篇散文从结构到立意,都有夺胎换骨、别具一格之妙。

12.这篇散文写得平铺直叙。

13.这是一篇异乎寻常的哲理散文,寓意太深了。

14.从这篇散文来说,说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

15.我问你诗歌,你回我散文,简直是文不对题。

16.这篇散文说古道今,海阔天空,饶有趣味。

17.散文和小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18.这一篇诗是言志的,那一篇散文是抒情的,两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

19.这篇散文好就好在独辟蹊径。

20.老张的散文文字优美,格调高雅,他的小说就相形见绌了。

散文(san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散文是什么意思 散文读音 怎么读 散文,拼音是sǎn wén,散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散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