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游 周游的意思
zhōuyóu

周游

简体周游
繁体周遊
拼音zhōu yóu
注音ㄓㄡ 一ㄡˊ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yóu,(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组词】:游泳。游水。(2) 从容地行走。【组词】: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ìng)。游记。游说(shuō)。游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组词】:交游。(4) 不固定。【组词】: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组词】:上游。中游。下游。(6) 姓。

基本含义

周游指的是四处旅行,到处游历。

周游的意思

周游 [zhōu yóu]

1. 到各处游历;走遍。

乘船周游世界。

[travel across (或 round);]

周游 引证解释

⒈ 见“周游”。亦作“周游”。

⒉ 到处游说。

《管子·小匡》:“又游士八千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粮,财币足之,使出周游於四方。”

⒊ 遍游。

《史记·太史公自序》附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太史 良才,寔纂先德。周游歷览,东西南北。”
《说唐》第四三回:“我们如今周游列国,到处为家。”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愿意摆脱一切俗事,到深远的山中去读书,或是乘着大船,在海中周游世界一遭。”

⒋ 周旋,盘旋。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御者,马体调於车,御心和於马,则歷险致远,进退周游,莫不如志。”

⒌ 引申为徘徊,走来走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李德裕 自 金陵 追入朝,且欲大用,虑为人所先,且欲急行。至 平泉别墅,一夕秉烛周游,不暇久留。”

⒍ 犹言交游。亦作“週游”。

《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 言则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太祖 令曰:‘孤与 荀公达 周游二十餘年,无毫毛可非者。’”

⒎ 巡行视察。

元 杨维桢 《奉使歌美答理麻氏也》:“其中 答理子,西边托週游。”

⒏ 遍游。见“週游”。

清 张正茂 《龟台琬琰·大真王夫人》:“夫人有子为三天太上府都官,时乘白龙,週游四海。”


国语词典

周游 [zhōu yóu]

⒈ 四处游历。

《孔丛子·记问》:「周游天下,靡邦可依。」

漫游 漫游


周游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漫游释义:⒈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 ⒉移动电话的一种功能。通常指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移动通信系统仍能为其提供服务。服务方式有人工、自动两种。

周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巾释义:⒈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宋 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⒉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苏少卿《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2.
      乖角释义:⒈指 东汉 名士 郭泰 折巾一角之事。 郭泰 字 林宗,不应官府征召,周游郡国。尝于 陈 梁 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 巾”。后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北周 庾信《示封中录》诗之二:“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⒉抵牾;矛盾。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安清》:“或由传者紕繆,致成乖角。”唐 刘知几《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清 赵翼《赠贩书施汉英》诗:“我时有钱欲得书,汝时有书欲得钱;一见那愁两乖角,乘我所急高价悬。”⒊分离。
    • 3.
      仿偟释义:⒈亦作“仿徨”。 因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而来回走动。⒉指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⒊周游;流荡。
    • 4.
      列国释义: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周游列国。
    • 5.
      匡围释义:孔子 周游列国,在 匡 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
    • 6.
      博物学家释义:旧时对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专家的尊称。《花城》1983年第2期:“达尔文 是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博物学家什么都懂。他周游过全世界。”
    • 7.
      周游列国释义:周游:全都走到,游遍。 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8.
      周游释义:到各地游历;游遍:周游世界。 孔子周游列国。
    • 9.
      咏歌释义:⒈亦作“咏謌”。 吟咏歌颂。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謌其所志。”謌,一本作“歌”。唐 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君﹞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咏歌,仍遇痼疾。”⒉吟咏歌唱。《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明 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如 渊明 于下潠田舍穫,释鑱咏歌,翛然自适。”⒊诗歌。《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本生事
    • 10.
      多吉释义:卡扎德山地部族的战士,喜欢周游探险的生活,在自然王国时与克莉丝结识,了解到克莉丝的国家魔法王国的处境时,决定帮助她拯救危机的魔法王国。
    • 11.
      孔夫子释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 12.
      孔席墨突释义: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13.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释义: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14.
      孔子释义:(前551—前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回鲁国后,据传曾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在哲学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 15.
      宣游释义:遍游,周游。
    • 16.
      彷徉释义:⒈亦作“彷佯”。 亦作“彷洋”。周游;遨游。⒉徘徊。
    • 17.
      徧历释义:周游。
    • 18.
      徧行释义:⒈犹言皆用,都用。 ⒉周游,到处行走。⒊普遍施行。⒋佛教语。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
    • 19.
      方游释义: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 20.
      樛流释义:⒈曲折貌。⒉犹周流。周游。

周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巾释义:⒈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宋 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⒉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苏少卿《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2.
      乖角释义:⒈指 东汉 名士 郭泰 折巾一角之事。 郭泰 字 林宗,不应官府征召,周游郡国。尝于 陈 梁 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 巾”。后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北周 庾信《示封中录》诗之二:“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⒉抵牾;矛盾。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安清》:“或由传者紕繆,致成乖角。”唐 刘知几《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清 赵翼《赠贩书施汉英》诗:“我时有钱欲得书,汝时有书欲得钱;一见那愁两乖角,乘我所急高价悬。”⒊分离。
    • 3.
      仿偟释义:⒈亦作“仿徨”。 因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而来回走动。⒉指心神不安或犹豫不决。⒊周游;流荡。
    • 4.
      列国释义: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周游列国。
    • 5.
      匡围释义:孔子 周游列国,在 匡 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
    • 6.
      博物学家释义:旧时对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专家的尊称。《花城》1983年第2期:“达尔文 是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博物学家什么都懂。他周游过全世界。”
    • 7.
      周游列国释义:周游:全都走到,游遍。 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8.
      周游释义:到各地游历;游遍:周游世界。 孔子周游列国。
    • 9.
      咏歌释义:⒈亦作“咏謌”。 吟咏歌颂。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謌其所志。”謌,一本作“歌”。唐 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君﹞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咏歌,仍遇痼疾。”⒉吟咏歌唱。《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明 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如 渊明 于下潠田舍穫,释鑱咏歌,翛然自适。”⒊诗歌。《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已矣本生事
    • 10.
      多吉释义:卡扎德山地部族的战士,喜欢周游探险的生活,在自然王国时与克莉丝结识,了解到克莉丝的国家魔法王国的处境时,决定帮助她拯救危机的魔法王国。
    • 11.
      孔夫子释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 12.
      孔席墨突释义: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13.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释义: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14.
      孔子释义:(前551—前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回鲁国后,据传曾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在哲学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 15.
      宣游释义:遍游,周游。
    • 16.
      彷徉释义:⒈亦作“彷佯”。 亦作“彷洋”。周游;遨游。⒉徘徊。
    • 17.
      徧历释义:周游。
    • 18.
      徧行释义:⒈犹言皆用,都用。 ⒉周游,到处行走。⒊普遍施行。⒋佛教语。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
    • 19.
      方游释义: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 20.
      樛流释义:⒈曲折貌。⒉犹周流。周游。

周游造句

1.旅游是知识之路,让大家都来参加旅游,周游世界,敞开自己的广阔胸怀,世界将成为人类更美好和乐园。

2.将来我希望可以周游全球,并助人为乐。

3.我以后要当个船员,周游全世界,四海为家。

4.我长大了要做个旅行家,周游五湖四海。

周游(zhouy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周游是什么意思 周游读音 怎么读 周游,拼音是zhōu yóu,周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