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蛊事 蛊事的意思
shì

蛊事

简体蛊事
繁体蠱事
拼音gǔ shì
注音ㄍㄨ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组词】:蛊惑。(2) 人腹中的寄生虫。(3) 毒害人之物。【组词】:蛊毒。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用蛊术进行的邪恶活动或诡计。

蛊事的意思

蛊事 [gǔ shì]

1. 犹故事。指旧日的典章制度等。

蛊事 引证解释

⒈ 犹故事。指旧日的典章制度等。见《经义述闻·周易上》。

《尚书大传》卷三:“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
王引之 曰:“《释文》曰:蛊一音故,蛊之言故也。 《周官·占人》:以八卦占筮之八故。 郑 注曰:八故谓八事……蛊事,犹故事也。”


蛊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2.
      幸人释义:⒈得宠的人。《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 和帝 幸人 吉成,御者共枉 吉成 以巫蛊事,遂下掖庭考讯,辞证明白。”⒉幸运的人。汉 刘向《说苑·杂言》:“夫 陈 蔡 之间,丘 之幸也。二三子从 丘 者,皆幸人也。”清 钱谦益《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骑驴倒堕君休笑,圣世今真作幸人。”⒊侥幸的人。唐 白居易《新乐府序》:“《盐商妇》恶幸人也。”《新唐书·裴垍传》:“士大夫不以 垍 年少柄用为嫌,故 元和 之始,百度脩举,称朝无幸人。”⒋帝王宠幸的佞人。宋 范仲淹《遗表》:“耻为倖人,窃论
    • 3.
      讽厉释义:⒈亦作“讽励”。 暗示、督促。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竇后 诬言欲咒诅。上信之,出贵人姊妹於丙舍,使小黄门 蔡伦 考之。竇后 讽厉考者,皆致以巫蛊事送暴室。”⒉教诲勉励。《宋书·刘劭传》:“上时务在本业,劝课农桑,使宫内皆蚕,欲以讽励天下。”宋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往时自国家下詔书,戒时文,讽励学者以近古,盖自 天圣 迄今二十餘年。”《明史·杨靖传》:“帝製《大誥》,举通政使 蔡瑄、左通政 茹瑺、工部侍郎 秦逵 及 靖 以讽厉之。”
    • 4.
      连歳释义:犹连年。《汉书·宣帝纪》:“巫蛊事连岁不决。”唐 韩愈《崔评事墓铭》:“连岁大穰,军食以饶。”宋 戴复古《庚子荐饥》诗:“连岁遭饥饉,民间气索然。”清 彭孙贻《昼雪》诗:“山中连嵗约,孤负故人心。”清 万开燧《沿途见饿殍》诗:“侧闻此地飢,连岁掘草根。”

蛊事(g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蛊事是什么意思 蛊事读音 怎么读 蛊事,拼音是gǔ shì,蛊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蛊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