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怎么读_羌字组词_笔顺_词语_成语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古文羌如此。去羊切〖注〗
?。
(羌)西戎。句。按此當有也字。商頌自彼氐羌,箋云:氐羌,夷狄國在西方者也。王制曰:西方曰戎。是則戎與羌一也。羊穜也。各本作从羊人也,廣韵、韵會、史記索隱作牧羊人也,學者多言牧羊人爲是,其實非也。下文言僰焦僥字乃从人,東夷字乃从大,南方蠻閩字从虫,以其蛇穜也。北方狄字从犬,以其犬穜也。東北方貉字从豸,以其豸穜也。故字皆不从人。假令羌字从人牧羊,則旣人之矣,何待僰僥字始从人哉。且何不入儿部而入羊部哉。是則許謂爲羊穜,與蛇穜、犬穜、豸穜一例。各本作牧羊人,似取風俗通竄改。御覽引風俗通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爲號。按應氏風俗通,其語有襲用說文者,有竄改說文者。其說貉不从豸穜之說亦見御覽,則說羌不从羊穜正同。今正。从羊儿,各本作从人从羊,誤也。今正。羊儿者,羊穜而人胻也。羊亦聲。去羊切。十部。南方蠻閩从虫,見虫部。南方蠻,東南閩越。此云南方者,槩言之。北方狄从犬,見犬部。東方貉从豸。見豸部。豸部云北方,此云東者,謂東北方也。西方羌从羊:此六穜也。上文祇有四穜,不得言六,或云此當作有謂羌有六穜,明堂位、爾雅所云六戎也。今按亦非文義,當云皆異穜也,以引下文从人从大之字。西南僰人、焦僥,从人。僰人之人賸字。焦,各本作僬,誤。僰、僥字皆見人部。葢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坤,順也,在西南。此說僰僥字得从人之意。唯東夷从大。大部曰:夷,平也。从大弓。東方之人也。大,人也。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僰,焦僥略有人性,故進之,字从人。東夷俗仁,故又進之,字从大。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山海經有君子之國,有不死民。後漢書東夷傳曰:仁而好生,天性柔順,易以道御。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乗桴浮於海。見論語公冶長篇、子䍐篇。有㠯也。漢地理志曰:東夷天性柔順,異於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設桴於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自南方蠻閩巳下,揔論四夷字各不同之意。
(
?)古文羌如此。不得其說。
羌,西戎部落的牧羊人。字形采用“人、羊”会义。南方蛮闽的“闽”,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北方边狄的“狄”,字形采用“犬” 作边旁,东方貉的“貉”,字形采用“豸”作边旁,西方羌族的“羌”,字形采用“羊”作边旁:这些代表六种人。西南僰人、僬僥,字形都采用“人”作边旁;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坤地,颇有顺理的品性。只有东夷的“夷”采用“大”作边旁。“大”字,其实就是“人”字。夷地民俗仁厚,仁厚的人长寿,那里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说:“我们所在的地区道义不被推行,所以有人想去往九夷之地,于是乘桴筏漂浮于东海。”大概有这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