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君 三君的意思
sānjūn

三君

简体三君
繁体
拼音sān jūn
注音ㄙㄢ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基本含义

指三位君主或三个主要领导者,也可用来形容三个相互合作的人。

三君的意思

三君 [sān jūn]

1. 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

2.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3.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

4. 指明末东林党的赵南星、邹元标和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6. 指三茅君。

三君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

《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⒉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⒊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字 季方,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⒋ 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邹元标 和 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⒌ 指三茅君。详“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


三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君释义:⒈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
    • 2.
      廉忠释义:廉洁忠诚。《史记·鲁周公世家》:“五年,季文子 卒。家无衣帛之妾,廏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 廉忠矣。’”
    • 3.
      异道释义:⒈不同的方法。《荀子·非相》:“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汉 刘向《说苑·君道》:“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是以三王异道而共昌,五霸殊风而并列。”⒉指别的方法。《史记·李斯列传》:“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⒊指志趣或本性不同。《楚辞·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明 汪道昆《洛水悲》:“吾闻人神异道,不得相干。”⒋思想理论不同。《汉书·董仲舒传》:“今
    • 4.
      旷年释义:多年,长年。《公羊传·闵公二年》:“庄公 死,子般 弑,閔公 弑,比三君死,旷年无君。”《新唐书·郭正一传》:“吐番 旷年梗寇,师数出,坐费粮貲。”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圣人则旷年累世而后一遇其人而得为之,大约圣、哲之号多於死后公推焉。”
    • 5.
      更相释义:相继;相互。《史记·张丞相列传》:“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唐 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清 王士禎《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五代 时,南唐 冯延巳 及弟 延鲁,与 魏岑、陈觉、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时人谓之五鬼。”
    • 6.
      狂客释义:⒈放荡不羁的人。唐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诗:“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宋 苏轼《满庭芳·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词:“坐中有狂客,脑乱愁肠。”清 孙枝蔚《春夜宴汪季甪爱园》诗:“西京 老狂客,何处着此身。”⒉指 唐 诗人 贺知章。因其自号“四明狂客”,故称。唐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 狂客,号尔謫仙人。”宋 苏轼《书王晋卿画·四明狂客》诗:“狂客 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⒊杨花的别称。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牡丹为贵客……杨花为狂客。”
    • 7.
      登年释义:⒈犹延年。 多享年岁。《国语·周语中》:“东门 之位,不若 叔孙,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叔孙 之位,不若 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韦昭 注:“登年,多歷年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唐 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伐鼛。”⒉丰年。《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昊天乐章三》:“登年庆栖亩,稔岁贺盈囷。”
    • 8.
      盗国释义:窃取国家政权。《旧唐书·僖宗纪》:“伏以伪 煴 违背宗社,僭窃乘舆,欺天之祸既盈,盗国之罪斯重,果至覆败,以就诛夷。”宋 洪迈《容斋随笔·杜延年杜钦》:“夫 新莽 盗国,权舆於 凤。”清 杜濬《三君咏·嵇康》:“嵇康 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臣,伎俩如儿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其渐渐已成陈迹者,例如三年前学界之五四运动,如四年前之 张勋 復辟,如六年前之 洪宪 盗国。”
    • 9.
      私积释义:私人的积蓄。《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汉 贾谊《新书·春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南史·范泰传》:“家无私积,难以御荒。”
    • 10.
      蚤世释义:犹早死。 蚤,通“早”。《国语·周语中》:“叔孙 之位,不若 季 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宋 曾巩《<王子直文集>序》:“然不幸蚤世,故虽有难得之材,独立之志,而不得及其成就。”易宗夔《新世说·伤逝》:“陆丽京 与 沉骏明,素无深好,闻 沉 负才蚤世,乘醉达其家,哭之失声。”
    • 11.
      退挠释义:退缩;退败。《宋书·自序》:“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清史稿·拜音图传》:“﹝ 崇德 ﹞六年,拜音图 弟 巩阿岱 从大军围 锦州,临阵退挠。”
    • 12.
      铸颜释义:谓 孔子 培养其弟子 颜渊(颜回)成才。后泛指培养人才。语本 汉 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 铸 颜渊 矣。’”汪荣宝 义疏:“‘孔子 铸 颜渊’者,司马 云:‘借令 颜渊 不学,亦常人耳。遇 孔子 而教之,乃庶几於圣人。’”唐 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 颜。”唐 刘耕《和主司王起》:“孔 门频见铸 颜 功,紫綬青衿感激同。”
    • 13.
      铸顔释义:谓 孔子 培养其弟子 颜渊(颜回)成才。后泛指培养人才。语本 汉 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 铸 颜渊 矣。’”汪荣宝 义疏:“‘孔子 铸 颜渊’者,司马 云:‘借令 颜渊 不学,亦常人耳。遇 孔子 而教之,乃庶几於圣人。’”唐 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 颜。”唐 刘耕《和主司王起》:“孔 门频见铸 颜 功,紫綬青衿感激同。”

三君(san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君是什么意思 三君读音 怎么读 三君,拼音是sān jūn,三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