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捐生 捐生的意思
juānshēng

捐生

简体捐生
繁体
拼音juān shēng
注音ㄐㄩㄢ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ān,(1) 舍弃,抛弃。【组词】:捐弃。捐生。捐躯。(2) 献助。【组词】:捐资。捐献。捐助。募捐。(3) 旧时献钱得官职。【组词】:捐官。捐纳。(4) 赋税的一种。【组词】:车捐。房捐。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为了公共利益或他人福祉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捐生的意思

捐生 [juān shēng]

1. 舍弃生命。同“捐命”

甘捐生而自引。——潘岳《寡妇赋》

[sacrifice one’s life;]

捐生 引证解释

⒈ 舍弃生命。

晋 潘岳 《寡妇赋》:“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搆,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
《明史·忠义传序》:“从古忠臣义士,为国捐生,节炳一时,名垂百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即仓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厠忠义之林者,亦岂足比拟百一哉!”

⒉ 清 代报名纳钱换取官职、官衔的人,称为官生,亦称捐生

《清史稿·选举志七》:“廷议 陇其 不计缓急轻重,浮词粉饰,致捐生观望,迟误军机,拟夺职。”


国语词典

捐生 [juān shēng]

⒈ 舍弃生命。指死亡。

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

⒉ 旧时捐纳钱财而取得官职的人。

《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廷议陇其不计缓急轻重,浮词粉饰,致捐生观望,迟误军机,拟夺职。」


捐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死断亡释义:指效死捐生。
    • 2.
      慷慨捐生释义: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 3.
      死绥释义:⒈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著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⒉效死沙场。唐 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驍将自惊今日无。”《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绥之志。”《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
    • 4.
      磆碌释义:⒈犹咕噜。带不满情绪的小声说话。明 张景《飞丸记·代女捐生》:“杀他觉道惨人,要罢又怕老爷磆碌。”⒉滚动。《官场现形记》第二回:“吴赞善 不听则已,听了之时,一磆碌忙从牀上跳下,大衣也不及穿,抢过来打开一看,果然只有二两银子。”一本作“骨碌”。福庚《追老姚》:“老姚 一面拍打着雪花,一面摆开架势:‘三十年的老经验--打磆碌!你只要先把车子滚过去,再往雪堆上一伏,嘟噜--,一个翻身,又快又省事。一个磆碌可抵得上五六步哩!’”

捐生(juan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捐生是什么意思 捐生读音 怎么读 捐生,拼音是juān shēng,捐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捐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