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府 [yuán fǔ]
1. 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
元府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
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桂枝加附子汤方”集解引 柯琴 曰:“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於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於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於外耳。”
元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佥判释义:⒈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 宋 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张子韶 为僉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王安石 ﹞初任 浙江 庆元府 鄞县 知县……转任 扬州 僉判。”⒉指做佥判官。明 汪廷讷《狮吼记·访友》:“下官僉判 凤翔 三年,蒙恩召直史馆。”⒊签名并作判词。明 袁宏道《与倪崧山》:“大约手疲於僉判,眼疲於簿领。”
- 2.
悬舆释义:⒈谓辞官家居。汉 王充《论衡·自纪》:“章和 二年,罢州家居,年渐七十,时可悬舆。”明 何景明《平埧城南村》诗之一:“悬舆当何时,可使志愿毕。”⒉指致仕之年。即七十岁。唐 张说《唐故左庶子赡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家无长物,士伏其清,年过悬舆,人伤其夭。”《旧唐书·裴度传》:“度 以年及悬舆,不復以出处为意。”参见“悬车”。
- 3.
春首释义:春头,初春。唐 韩愈《为宰相贺雪表》:“去岁冬间,雨雪颇少,今年春首,宿麦未滋。”宋 吴自牧《梦粱录·祠祭》:“郊祀在 嘉会门 外三里 净明院 左右,春首上辛祈穀、四月夏雩、冬至冬报,皆郊坛行礼。”《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 褒斜谷 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
- 4.
羣艺释义:犹六艺。唐 张说《元府君墓志铭》:“学综羣艺,词坛精微。”
- 5.
讲磨释义:讲习磨砺。 宋 文同 《谢就差知兴元府表》:“是正譌谬,学问浅而未精;讲磨本元,才识短而多泥。” 明 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适予亦被命承乏南雍,而 汝亨 復来卒业,讲磨精至,遂以戊辰登第。”
- 6.
赤畿释义:即畿县,也称次赤县。唐 代县分七等,畿县比京都所治的赤县次一等。《旧唐书·德宗纪上》:“癸丑,詔以 梁州 为 兴元府,南郑县 为赤畿。”按,宋 王溥《唐会要·州县分望道》:“新升次赤县:江陵府 江陵县,贞元 元年九月升为畿县。兴元府 南郑县,兴元 元年六月升。”参见“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