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蠖屈 蠖屈的意思
huò

蠖屈

简体蠖屈
繁体
拼音huò qū
注音ㄏㄨㄛˋ ㄑㄩ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ò, ◎ 〔尺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蠖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qū,(1) 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句】: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组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3) 冤枉,叫人不痛快。【组词】: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4) 理亏。【例句】: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谈行动矫揉造作,不自然。

蠖屈的意思

蠖屈 [huò qū]

1. 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3. 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蠖屈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 河 北 胶 东之纸。”

⒉ 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
明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 东海 之滨。”
王闿运 《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


国语词典

蠖屈 [huò qū]

⒈ 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蠖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瓠落释义:⒈大貌,空廓貌。《庄子·逍遥游》:“魏王 貽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陆德明 释文:“简文 云:‘瓠落’犹‘廓落’也。”金 刘从益《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诗予亦戏作》:“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⒉潦倒失意貌。犹落拓。明 归有光《祭方御史文》:“公孙 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东海之滨。”清 黄景仁《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我行瓠落无所惜,岁岁年年去乡国。”
    • 2.
      花笺释义:⒈精致华美的笺纸。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 之纸。”宋 孙光宪《河传》词:“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徐迟《财神和观音》:“他接过了稿纸来,那是他自己的造纸厂为他特制的花笺,上面的花纹是他自己的印制处给制版的。”⒉花牋:精致华美的笺纸。唐 黄滔《秋色赋》:“潘岳 乃惊素髮,感流年,抽綵笔,叠花牋。”唐 王建《宫词》之五:“内人对御叠花牋,绣坐移来玉案边。”
    • 3.
      蠖屈蜗潜释义:如尺蠖之屈步,如蜗牛之潜居。极言房屋低矮窄小。清 陆硎《低低屋》诗:“不如且入低低屋,團蒲枕瓦方牀竹,蠖屈蝸潛聊自足。”
    • 4.
      蠖屈螭盘释义:屈曲盘旋貌。唐 李绅《灵蛇见少林寺》诗:“瑣文結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閒。”
    • 5.
      蠖屈鼠伏释义: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宋 孔平仲《续世说·姦佞》:“宏楚(李宏楚)請以中尉意召 注(鄭注)…… 元素(韋元素)以爲然,召之。注 至,蠖屈鼠伏,佞詞泉湧。元素 不覺執手款曲,諦聽之忘倦。”
    • 6.
      蠖曲释义:蠖屈。
    • 7.
      诇伺释义:⒈窥探;探察。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注(郑注)至,蠖屈鼠伏,佞辞泉涌;元素 不觉执手款曲,諦听忘倦。弘楚 詗伺再三,元素 不顾,以金帛厚遗 注 而遣之。”明 文徵明《太傅王文恪公传》:“韩 既去,瑾 必欲杀之,百方詗伺。”⒉指刺探的人。《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三年》:“闰月,己未,韦皋 復与 东蛮 和义王 苴那时 书,使詗伺导达 云南。”胡三省 注:“詗伺,刺探之人也。”

蠖屈(huo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蠖屈是什么意思 蠖屈读音 怎么读 蠖屈,拼音是huò qū,蠖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蠖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