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级亲属释义:表兄妹或堂兄妹。
- 2.
从伯释义:父亲的堂兄。
- 3.
从侄孙释义:从侄孙本义,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是孙子的族兄弟。
- 4.
从兄释义: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申子 请仕其从兄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 竇婴者,孝文后 从兄子也。”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 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复园嘉会图》:“紫袷衣倚柱而坐者为 唐星轂,垂钓者为从兄 实林。”
- 5.
从堂兄弟释义: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男子之间,唐代开始互称为从堂兄弟,简称为从兄弟;上古时期互称为从祖昆弟,后来又互称为从祖兄弟;六朝时期开始省略“祖”字,也简称为从兄弟,也互称为再从兄弟;现在一般称为从兄弟。
- 6.
从父兄弟释义: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即伯叔父的儿子,即父亲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现称堂兄弟。
- 7.
从祖母释义:⒈父亲的堂兄弟之妻。⒉指父亲的堂伯叔母。
- 8.
从祖父释义:父亲的堂兄弟。
- 9.
从考舅释义:母亲的堂兄弟。
- 10.
伯仁释义:晋 周顗 的字。 元帝 时为仆射,与 王导 交情很深。永昌 元年,导 堂兄 江州 刺史 王敦 起兵反,导 赴阙待罪。顗 在 元帝 前为 导 辩护,帝纳其言而 导 不知。及 敦 入朝,问 导 如何处置 顗,导 不答,敦 遂杀 顗。后 导 知 顗 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 伯仁,伯仁 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续范亭《吊老友杜仲虙忧国自沉》诗:“伯仁 非我杀,我竟死 伯仁。”柳亚子《摸鱼儿·自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秋石女士作》词:“捫心问,慟哭 新
- 11.
侄曾孙释义:自己的亲兄弟的曾孙,是儿子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孙子,即儿子的堂侄孙,是孙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侄孙的儿子,即孙子的从侄,是曾孙的族兄弟。
- 12.
再从孙释义: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是孙子的族兄弟。
- 13.
再从父释义:父亲的堂兄弟。
- 14.
同堂兄弟释义: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 15.
堂伯父释义: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即伯叔祖父(即从祖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即祖父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是父亲的堂兄(即从父兄)。
- 16.
堂伯祖父释义:曾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即伯叔曾祖父(即族曾祖父)的儿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即曾祖父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是祖父的堂兄(即从父兄),是父亲的堂伯父(即从祖父)。
- 17.
堂侄释义: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伯叔父的孙子,即父亲的侄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儿子,是儿子的从兄弟(从祖兄弟)。
- 18.
堂侄孙释义: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是孙子的族兄弟。
- 19.
堂息释义:堂兄弟的儿子,即堂侄。
- 20.
嫡堂释义:属性词。 血统关系较近的(亲属):嫡堂兄弟。嫡堂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