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器 [jiàn qì]
1. 古武舞曲名。
剑器 引证解释
⒈ 古武舞曲名。
引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 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唐 沉亚之 《叙草书送山人王传乂》序:“昔 张旭 善草书,出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浑脱》,鼓吹既作,言能使孤蓬自振,惊砂坐飞;而 旭 归为之书,则非常矣。”
《敦煌曲子词·剑器词三》:“《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剑器浑脱》:“《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剑器为刀剑之器,非是。”
国语词典
剑器 [jiàn qì]
⒈ 剑。
⒉ 一种古代武舞曲的名称。相传自西域传入。
引《文献通考·舞部》:「谓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装空手而舞。」
剑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帖释义:⒈书写简帖。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 吴 人 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鄴县 见 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⒉指书札、柬帖。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曾益 等注:“唐 李绰《尚书故实》:‘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 蜀郡 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元丰 中,王荆公 居 半山,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梁斌《
- 2.
公孙大娘释义:唐 开元 间教坊的著名舞伎,善舞剑器浑脱。
- 3.
平剑释义:普通剑器。
- 4.
笑粲释义:发笑。语本《穀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范宁 注:“粲然,盛笑貌。”南唐 李煜《子夜歌》:“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少陵《<观公孙大孃弟子舞剑器行>序》云:‘观 公孙氏 舞《剑器》《浑脱》,瀏灕顿挫,独出冠时’……则知《剑器》《浑脱》皆舞名,后人误以‘剑器’为舞剑,而以‘浑脱’二字与‘瀏灕顿挫’并读,未免使人笑粲。”
- 5.
豪荡释义:⒈亦作“豪宕”。 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唐 王维《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茅盾《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⒉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唐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 6.
队舞释义:宋 代的宫廷舞。 分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大类。小儿队中包括柘枝、剑器、婆罗门、醉胡腾、诨臣万岁乐、儿童感圣乐、玉兔浑脱、异域朝天、儿童解红、射雕 回鹘 共十队。女弟子队中包括菩萨蛮、感化乐、抛球乐、佳人剪牡丹、拂霓裳、采莲、凤迎乐、菩萨献香花、綵云仙、打球乐共十队。各队都有特定的服饰、乐曲、歌、舞、道白,表现不同的内容。见《宋史·乐志十七》。《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那日 乔大户 没来,先是杂耍百戏,吹打弹唱,队舞纔罢,做了个笑乐院本。”阿英《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杂耍不外‘队舞’,‘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