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乘 三乘的意思
sānshèng

三乘

简体三乘
繁体
拼音sān shèng
注音ㄙㄢ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chéng shèng,(1) 骑,坐。【组词】:乘马。乘车。乘客。乘警。(2) 趁着,就着。【组词】: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组词】:乘法。乘幂(mì)。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组词】:大乘。小乘。上乘。下乘。(5) 姓。(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组词】:乘舆。千乘之国。(2) 古代称四为乘。【组词】: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组词】:史乘。野乘。

基本含义

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三乘的意思

三乘 [sān shèng]

1. 三乘车。每乘四马。殷商时为下大夫的仪制。

三乘 引证解释

三乘(sān shèng):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

《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三乘(sān chéng):2.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

《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⒊ 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

《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国语词典

三乘 [sān shèng]

⒈ 佛教谓三种能使人获得证悟,息灭烦恼的途径。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独觉乘也称为「缘觉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称为「大乘」、「菩萨乘」。

《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
《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三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乘思想释义:标榜成佛为唯一究极果位,主张三乘也可能成佛的思想。
    • 2.
      三三释义:⒈谓三乘以三。《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⒉童谣名。宋 苏轼《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诗:“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唐书》童謡:打麦三三三。”明 袁宏道《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⒊指三三径。清 曹寅《寄题东园》诗之六:“桃坞下多蹊,三三别一径。”参见“三三径”。⒋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逸周书·酆谋》:“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无声。三让:一近市,二贱粥,
    • 3.
      三乘释义:⒈三乘(sānshèng):三乘车。每乘四马。⒉三乘(sānchéng):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⒊道教语。谓以元始天尊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灵宝天尊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道德天尊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
    • 4.
      三兽渡河释义: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 后泛指修行。
    • 5.
      三车释义:⒈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⒉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 6.
      中乘释义:⒈两匹马驾的车。《左传·哀公十七年》“良夫 乘衷甸,两牡”唐 孔颖达 疏:“甸即乘也……衷,中也。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大事驾四,小事驾二,为等差故也。”⒉中等的马。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 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闕。”⒊宗教名词。佛家以“缘觉乘”为“中乘”,道家以“洞玄部”为“中乘”。详“三乘”。
    • 7.
      冶工释义: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 人有请为 燕 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 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晋 皇甫谧《高士传·夏馥》:“乃自剪鬚,变服易形,入 林虑山 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
    • 8.
      初地释义:⒈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⒉佛教寺院。
    • 9.
      刻棘释义: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 人有请为 燕王 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燕王 因以三乘养之。 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 韩非 本用以讽刺说客。后以“刻棘”比喻治学的艰辛。 清 沉炯 《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严复 《原强》:“刻棘之业虽苦,市骏之赏终虚。”
    • 10.
      十地释义:梵语意译。或译为“十住”。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大乘菩萨十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
    • 11.
      声闻乘释义:佛教三乘之一。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 12.
      漏尽释义:⒈刻漏已尽。谓夜深或天将晓。汉 蔡邕《独断》卷下:“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二年》:“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詔吏开门。”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吾父喜交游,与诸公夜饮,或漏尽乃归。”⒉佛教语。谓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南朝 宋 僧愍《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道则以仙为贵,佛用漏尽为妍;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 13.
      纵心释义:纵任心意。 汉 张衡《归田赋》:“苟纵心於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晋 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当年詎有几,纵心復何疑。”《百喻经·驼瓮俱失喻》:“既犯禁已,捨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他则待恣意贪饕,纵心残暴。”清 周亮工《书影》卷六:“王道衰,政教失,强凌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
    • 14.
      缘觉乘释义:佛教语。佛教以车乘喻教法。佛对机说法,一般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加人乘、天乘为五乘。缘觉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 15.
      羣品释义:⒈万事万物。⒉佛教语。谓众生。更多解释。⒊万事万物。唐 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羣品。”唐 李商隐《井泥四十韵》:“茫茫此羣品,不定轮与蹄。”⒋佛教语。谓众生。唐 司空图《为东都僧化刻律疏》:“虽设喻於三乘,同归觉路;盖防微於羣品,共享成规。”
    • 16.
      贡诚释义:表达真诚之心。唐 刘禹锡《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中年奉浮图,説三乘,用是贡诚於清贤,乃被辟书。”唐 元稹《论西戎表》:“今 庸 蜀 有犬吠之警,南蛮絶贡诚之路,陛下又輟边将以统问罪之师。”
    • 17.
      贵亲释义:⒈尊贵礼敬亲族。《礼记·祭义》:“殷 人贵富而尚齿,周 人贵亲而尚齿。”孔颖达 疏:“殷 人疏而富者犹贵之,周 人於己有亲乃贵之,就此之中,亦年高者在前,故云尚齿。”《韩诗外传》卷五:“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⒉尊贵的亲长。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并策,四梵为宾。”⒊谓贵在亲近。明 何景明《赠向先生序》:“夫君子之为人上也,使其吏程而民矩也,贵承也,而弗以屈节承也,贵亲也,而弗以回德亲也。”清 唐甄《潜书·讲学》:“是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
    • 18.
      軘车释义:古代兵车名。《左传·宣公十二年》:“晋 人惧二子之怒 楚 师也,使軘车逆之。”杜预 注:“軘车,兵车名。”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軘车,屯守之车。”《左传·襄公十一年》:“郑 人赂 晋侯 以 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得三十禽者,赏軘车三乘。”
    • 19.
      辟支佛释义:佛教语。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因其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故亦意译为“缘觉”;因其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意译为“独觉”。

三乘(san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乘是什么意思 三乘读音 怎么读 三乘,拼音是sān shèng,三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