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 [zàn yù]
1. 称赞;称誉。
例赞誉之声四起。
英[praise;]
赞誉 引证解释
⒈ 赞美称扬。
引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此固凶毒残酷之所为,殆禽兽之所不忍,而帝自为明,史臣又从而赞誉之,何其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一日,有老尼至其家,见妇,亟加赞誉。”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漫长的历史中,日益获得伟大政治家的声名和举世的赞誉。”
国语词典
赞誉 [zàn yù]
⒈ 赞美称誉。
例如:「这件宋代瓷器精品,令与会的参观者赞誉不绝。」
赞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夸奖释义:称赞:大家夸奖他做了一件好事。
- 2.
称赞释义: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他做了好事,受到老师的称赞。
- 3.
表扬释义: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扬劳动模范。 他在厂里多次受到表扬。
- 4.
赞扬释义:称赞表扬:赞扬好人好事。孩子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赞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贞九烈释义:贞:贞操;烈:节烈。 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2.
三贞五烈释义: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 3.
不屑毁誉释义: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毁誉:毁谤和赞誉。指不值得理睬别人的毁谤或赞誉。
- 4.
不情之誉释义:不合情理的赞誉。
- 5.
为人称道释义:指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被人赞誉。 为人:是指一个人做人处世的态度;称道:是指别人的称述、称赞。
- 6.
乃武乃文释义: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 7.
九烈三贞释义:贞:贞操;烈:节烈。 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8.
乡曲之誉释义:乡里的赞誉。指在家乡名声很好。
- 9.
享誉中外释义: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
- 10.
人誉释义:⒈众人的赞誉。 ⒉谓人人称赞。
- 11.
仙标释义:⒈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⒉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 12.
八斗陈思释义:赞誉曹植才高。宋·李宗谔《馆中新蝉诗》:“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后用来称誉人的才学很高。或作“八斗之才”。
- 13.
剪拂释义:⒈修整擦拭。比喻推崇,赞誉。⒉削除。⒊江湖隐语。谓行下拜礼。
- 14.
南岳四绝释义:位于南岳衡山境内的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四个主要旅游景点,分别以其高、奇、深、秀,被赞誉为南岳四绝。
- 15.
卫玉释义:晋 卫玠 少时,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后名士 乐广 嫁女于 卫玠,时人有“妇公冰清,女婿玉润”之语。事见《晋书·卫玠传》。后因以“卫玉”为赞誉人文辞华美或风姿秀异之典。唐 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鬱文条而擢彩,藻逸 潘 花。曄词锋而衒奇,光浮 卫 玉。”唐 黄滔《祭先外舅》:“将仰止于 乐 冰,冀参差于 卫 玉。”
- 16.
喜誉释义:欣然赞誉。
- 17.
国香释义:⒈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唐 冯贽《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唐 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令君香”。⒉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唐 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宋 苏轼《再
- 18.
奖饰释义:夸奖;赞誉。
- 19.
宠谕释义:称人对己赞誉的敬辞。
- 20.
小黄蛉释义:赞誉它的鸣声圆润悦耳,犹如金蛉摇动时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