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掌 [xióng zhǎng]
1. 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山珍之一。又称“熊蹯”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英[bear's paw served as a delicacy;]
熊掌 引证解释
⒈ 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
引《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宋 秦观 《贺钱学士启》:“熊掌兼鱼飱之美,自古为难。”
清 金人瑞 《糟笋》诗:“圣嘆 清贫悮籜龙,自无熊掌及驼峯。”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他那在黑夜中像熊掌一样的大黑手,指着西面的田野,声音里充满了仇恨。”
国语词典
熊掌 [xióng zhǎng]
⒈ 熊的足掌。脂肪多,味道美,是极珍贵的食品。
引《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熊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我所欲也释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2.
椶熊释义:动物名。哺乳纲,熊科。体大,长约二米,高约一米。通常呈褐色;耳有黑褐色长毛;胸部有一宽白纹,延伸至肩部前面;前后肢黑色。生活在北温带山林地区。杂食性。有冬眠现象。肉可食,胆入药,皮可制革,熊掌尤为珍贵。我国所产的马熊,为棕熊的一个亚种。
- 3.
熊膰释义:即熊掌。 《韩非子·内储说下》:“成王 请食熊膰而死,不许,遂自杀。”按,《左传·文公元年》、《史记·楚世家》均作“熊蹯”。参见“熊掌”。
- 4.
熊足释义:熊掌。
- 5.
熊蹯释义:熊掌。 《左传·文公元年》:“十月,以宫甲围 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膾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宋 陆游《东窗偶书》诗之二:“万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鱼腹自难兼。”清 赵翼《食田鸡戏作》诗:“由来雋味在翘肖,何用猩唇貛炙熊蹯胹。”参见“熊掌。”
- 6.
熊鱼释义:《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后因以“熊鱼”比喻难以兼得的事物。
- 7.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释义:欲:原意为“想要的”,这里引申为“喜欢的”
熊掌:熊的脚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得兼:即“兼得”,同时获得。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据有几样东西。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取:求取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
- 8.
鸡跖释义:亦作“鸡蹠”。 鸡足踵。古人视为美味。语本《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高诱 注:“跖,鸡足踵。”三国 魏 应璩《杂诗》之一:“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 为肥泽。”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脣,《吕氏》所尚。”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之一:“朝来地碓玉新舂,鸡蹠豚肩异味重。”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鸡跖猩脣罗五鼎,红肥锦缕飞霜,肉臺盆内总膏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