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王封 王封的意思
wángfēng

王封

简体王封
繁体
拼音wáng fēng
注音ㄨㄤˊ ㄈ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基本含义

指被封为王,地位显赫。

王封的意思

王封 [wáng fēng]

1. 王爵的封号。

3. 王朝的疆域。犹国土。

王封 引证解释

⒈ 王爵的封号。

北魏 宣武帝 《北海王祥复爵营厝诏》:“便可追復王封,剋日营厝,少慰幽魂。”
元 张昱 《辇下曲》之二:“国戚来朝总盛容,左班翘鶡右王封。”

⒉ 王朝的疆域。犹国土。

明 李梦阳 《郑生至自泰山》诗:“谁言天下小,化外亦王封。”
明 贝琼 《晓庵山水小幅》诗:“沧洲 非世外, 玄圃 亦王封。”


王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宣堂释义:民族英雄刘永福故居,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奇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
    • 2.
      云亭释义:⒈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⒉即云亭山人。⒊对亭子的美称。⒋犹言高耸入云。⒌云云山和亭亭山的合称。
    • 3.
      五花官诰释义:古代帝王封赠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
    • 4.
      册命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⒉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清史稿·礼志七》:“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郭沫若《中国史稿
    • 5.
      册文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6.
      出綍释义:指帝王封官的诏令。
    • 7.
      分圭释义:亦作“分珪”。帝王以圭分授于受封者。后泛指帝王封赐官爵。
    • 8.
      分符释义: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 9.
      削藩释义:削夺藩王封地。
    • 10.
      剪桐封国释义:指帝王封拜。
    • 11.
      告至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⒉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
    • 12.
      国师释义:⒈国家的军队。 《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 之辱也。”⒉王莽 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 王莽 篡位,歆 为国师。”参见“四辅”。⒊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 典 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 注引 徐坚 云:“国师,即太师也。”⒋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⒌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 祖 俭 及父 暕 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⒍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 北齐 法常。《大宋僧
    • 13.
      封号释义:⒈古时帝王封授的爵号或称号。《史记·傅靳蒯成列传》:“汉王 赐 宽 封号 共德君。”司马贞 索隐:“谓美号耳,非地邑。”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帝女封号,皆沿习 汉 唐。初封则有美号称‘公主’,出降则封‘某国公主’。”明 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做你的媳妇呵,应须有封号,金花紫誥。”⒉借指人们给予的称号。郁达夫《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今年带了儿女,去(青岛)住了一个夏天,才觉‘东方第一良港’‘东方第一避暑区’的封号,果然不是徒有其表的虚称。”
    • 14.
      封爵释义:⒈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赵大年《公主的女儿》:“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⒉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清 昭槤《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
    • 15.
      封金刊玉释义: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16.
      桐叶之信释义: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17.
      桐叶之封释义:指帝王封拜。
    • 18.
      桐叶封弟释义:《史记·晋世家》:“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桐封”。清 徐开任《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
    • 19.
      桐珪释义:亦作“桐圭”。《史记·晋世家》:“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20.
      梁父释义:亦作“梁甫”。 山名。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颜涿聚,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禪 亭亭 或 梁父,皆 泰山 下小山。”汉 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梁父 之仪。”明 何景明《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梁甫 在其半。”清 曹寅《过沂水有

王封(wang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王封是什么意思 王封读音 怎么读 王封,拼音是wáng fēng,王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王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