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 [juān juān]
1. 姿态柔美貌。
2. 长曲貌。
3. 明媚貌。
4. 飘动貌。
6. 同“涓涓”。缓流;细流。
娟娟 引证解释
⒈ 姿态柔美貌。
引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⒉ 长曲貌。
引《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⒊ 明媚貌。
引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⒋ 飘动貌。
引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⒌ 同“涓涓”。缓流;细流。
引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国语词典
娟娟 [juān juān]
⒈ 美好、柔美。
引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
《聊斋志异·卷七·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⒉ 细长而弯曲。
引《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解中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唐·沈佺期〈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⒊ 潺潺。细水流动缓慢的样子。
引唐·韦庄〈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娟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桥释义: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苏堤 上之六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宋 苏轼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桥: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濬源。明 杨孟瑛 所建。参阅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宋 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六桥横絶天汉上,北山 始与 南屏 通。”《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明月娟娟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簫,梦入 西湖 数六桥。”
- 2.
兰渚释义:⒈渚的美称。 汉 公孙乘《月赋》:“鵾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吕向 注:“鸞臺、兰渚,并路边地,美言之也。”唐 李贺《嘲雪》诗:“昨日发 葱岭,今朝下兰渚。”宋 刘过《西江月》词之二:“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掛愁村。”⒉渚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 在 绍兴府 南二十五里,即 晋 王羲之 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
- 3.
叠字释义:亦作“迭字”。单字的重迭。为构词方式之一。亦为修辞方式之一。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鬱鬱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粧,纤纤出素手。’一连六句,皆用叠字,今人必以为句法重复之甚。古诗正不当以此论之也。”郭绍虞 校释:“案此亦古人修辞惯例……实则古人为诗,根据口语,口语中有迭字,则连用之,益见其轻鬆流利,此所以复而不厌。”杜甫《漫成》诗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仇兆鳌 注引 清 申涵光 曰:“杜 诗善用叠字,如‘野日荒荒白’、‘宿鷺娟娟浄’、‘江市戎戎暗’、‘
- 4.
媚好释义:⒈爱悦。汉 焦赣《易林·井之艮》:“南山藺(兰)茝,使君媚好。”宋 苏辙《早睡》诗:“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词之二:“醉里蛮音相媚好,白髮谁家翁媪?”⒉美好;娇美。《楚辞·大招》“宜笑嘕只”汉 王逸 注:“嘕然而笑,尤媚好也。”宋 张耒《夏日杂感》诗:“娟娟簷前月,虽缺自媚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杜翁》:“杜 别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距 苏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人烟稠密,吴 音媚好。”
- 5.
改节释义:⒈改变节操。 《孔子家语·在厄》:“﹝ 子贡 ﹞入问 孔子 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涣(王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晚改节博学,通於法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幸得 娟娟 小姐是个贞烈之女,截髮自誓,不肯改节。白长吉 强他不过,只得原嫁与 遐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或以告 崔。崔 讶其改节,而亦未之奇也。”⒉更换季节。汉 张衡《东京赋》:“於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艺文类聚》卷三四引 三国 魏 曹丕《寡
- 6.
朱旛释义:亦作“朱幡”。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汉 刘向《列仙传·崔文子》:“后有疫气,民死者万计。长吏之 文 所请救。文 拥朱旛繫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唐 李益《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诗:“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元 姚燧《阳春曲》:“金鱼玉带罗袍就,皂盖朱幡赛五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伤哉緑树犹存,簌簌者绕墙自落;久矣朱旛不竖,娟娟者霣涕谁怜?堕溷沾篱,毕芳魂於一日;朝荣夕悴,免荼毒以何年?”
- 7.
梅影释义:梅花之疏影。 宋 汪藻《点绛唇》词:“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宋 范成大《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书到 石湖 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元 刘秉忠《焚胜梅香》诗:“簷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 8.
眉妩释义:同“眉憮”。宋 周邦彦《法曲献仙音》词:“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宋 范成大《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诗:“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清 龚自珍《台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赋此宠之》词:“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嫵。”
- 9.
闺闼释义:⒈宫禁的门户。《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青琐银铺,是为闺闥。”刘良 注:“闺闥,门类。”亦借指宫禁。《南齐书·陈显达传》:“淫犯先宫,秽兴闺闥。”⒉妇女所居内室的门户。《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微风吹闺闥,罗帷自飘颺。”宋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茅盾《动摇》八:“春的气息,吹开了每一家的门户,每一个闺闼,每一处暗陬,每一颗心。”⒊特指夫妇的居室。明 徐渭《吴孝子墓志铭》:“父死,侍母寝,足不至闺闥,冬燠衾,几四十年如一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柴 忿出,
- 10.
霜庭释义:⒈日月光照下的庭院。南朝 梁 陆琏《皇太子释奠》诗之七:“霜庭秀日,邃宇恬风。”宋 苏轼《浣溪纱·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⒉秋天的庭院。唐 白居易《秋寒》诗:“雪鬢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 11.
青娥释义:⒈即青女。 主司霜雪的女神。明 刘基《锺山作》诗之十一:“青娥 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明 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恨 封姨 欺花偏紧,怨 青娥 侵荷忒劲。”⒉指美丽的少女。唐 王建《白纻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紵舞。”元 李材《海子上即事》诗:“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明 夏完淳《青楼篇与漱广同赋》:“长安 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⒊黛眉。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