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 [liáng yù]
1. 美玉。
良玉 引证解释
⒈ 美玉。
引《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良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巡道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 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 初仍之,乾隆 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当今年二月间,林铭球 同 襄阳 分巡道 王瑞柟、总兵 左良玉 秘密定计。”
- 2.
土车释义:手推车。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秦良玉遗事》:“箭尽。即以死畜并土车填壕。”鲁迅《华盖集·通讯》:“我现在住在一条小胡同里,这里有所谓土车者,每月收几吊钱,将煤灰之类搬出去。”姚雪垠《长夜》一:“当枪声响过不久,官路上出现了一群奇怪的远路客人,其中有四个学生,一个类似商人打扮的中年人,另外还有两把小土车,那是专为两位年纪较小的学生坐的。”
- 3.
孤臣释义:⒈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唐 柳宗元《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明 王世贞《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清 孔尚任《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清 丘逢甲《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孤臣孽子”。⒉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
- 4.
孱妇释义:软弱无能的妇女。 《明史·秦良玉传》:“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餘年事逆贼哉!’”
- 5.
宁南释义:指 明 左良玉。 左 于 崇祯 十七年封 宁南伯,故称。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寧南 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寧南 皆不悦。”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我 老苏 与他同乡同客,只得远来 湖 广,求救於 寧南 左侯。”
- 6.
白杆兵释义:明 末 石砫 土司 马千乘、秦良玉 夫妇所统的部队。所用长矛皆以白木为杆,不加装饰,因号“白桿兵”。
- 7.
竹柏释义:⒈谓竹与柏。 《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洛城 傍竹柏枯伤。”⒉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晋 孙绰《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经焚不渝,故其贞可贵;竹柏以蒙霜保荣,故见殊列树。”《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竹柏,负雪怀霜。”刘良 注:“竹柏,喻坚贞也。”清 彭绍升《秋士先生墓志铭》:“先生竹柏之性,有节有文。”⒊柏树的一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柏》:“峨眉山 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 8.
精金良玉释义:精金:精炼的金;良玉:美玉。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 9.
谗妒释义:亦作“谗妬”。 忌妒陷害。亦指忌妒陷害他人的人或话。《楚辞·九章·惜往日》:“虽有 西施 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唐 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及阁下遭谗妬,在外十餘年,又不得效薄伎於前,以希一字之褒贬。”《明史·秦良玉传》:“臣自征 播 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妬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
- 10.
谩语释义:⒈说谎话。 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一:“光 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復来,问脱胡桃皮者。光 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訶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 自是不敢谩语。”《明史·左良玉传》:“马士英、阮大鋮 用事,虑东林倚 良玉 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⒉谎话。郭希仁《钱君定三传》:“抵 青门,仰瞻城郭壮伟,叹曰:古人谓攻城略地,殊非易事,向嗤为谩语,今乃信之。”⒊随意相语。谩,通“漫”。南唐 冯延巳《鹊踏枝》词之四:“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清
- 11.
谪校释义:被贬谪的军校。 清 侯方域《宁南侯传》:“良玉 自起謫校至总兵,首尾仅岁餘,年三十二。”
- 12.
贞度释义:⒈谓符合正道的法度。《后汉书·崔駰传》:“协準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唐 韦应物《答韩库部协》诗:“良玉表贞度,丽藻颇为工。”元 陈樵《胡氏铁心亭赋》:“独标树於当年,守贞度而不易。”⒉谓端正自己的行为。《旧唐书·薛收姚思廉等传论》:“令狐德棻 贞度应时,待问平直。”清 朱鹤龄《广志赋》:“戢形影於蜗庐兮,循绳墨以贞度。”
- 13.
辍围释义:撤去包围。 《明史·左良玉传》:“会 陕西 总督 汪乔年 出 关,自成 乃輟围,与 乔年 战 襄阳 城外。”
- 14.
邸舍释义:⒈古代专指货栈。 《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汉 郑玄 注:“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孔颖达 疏:“廛谓公家邸舍,使商人停物於中,直税其所舍之处价,不税其在市所卖之物。”⒉战国 时的诸国客馆。《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文姜 自留邸舍,闷闷不悦。”⒊府第。汉 刘向《说苑·尊贤》:“史鰌 去 卫,灵公 邸舍三月琴瑟不御。”《宋书·蔡兴宗传》:“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清 侯方域《宁南侯传》:“漏下四鼓,司徒公 竟自诣 良玉 邸舍请焉。”⒋客店;客栈。唐 沉既济《枕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