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习礼 习礼的意思

习礼

简体习礼
繁体習禮
拼音xí lǐ
注音ㄒㄧˊ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组词】:练习。学习。实习。(2) 学。【组词】:习文。习武。(3) 对某事熟悉。【组词】:习见。习闻。习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组词】:习惯。积习。陈规陋习。(5) 相因。【组词】:世代相习。习习相因。(6) 姓。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习惯于遵守礼仪和规范,尊重他人,注重礼貌。

习礼的意思

习礼 [xí lǐ]

1. 学习礼仪。

习礼 引证解释

⒈ 学习礼仪。

《仪礼·士相见礼》:“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主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敢固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造士者,成士也。能习礼而成其士也。”
清 吴荣光 《<吾学录>凡例》:“先师庙祭器、祭品、乐器、乐章,视他庙特加详载,俾习礼者得所攷据焉。”


习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局释义:⒈谓全盘。局,指博戏或棋类的盘面。《魏书·尒朱世隆传》:“世隆 曾与吏部尚书 元世儁 握槊,忽闻局上歘然有声,一局之子尽皆倒立,世隆 甚恶之。”⒉下棋一次。《南史·萧惠基传》:“齐 高帝 使 思庄 与 王抗 交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唐 司空图《题休休亭》诗:“一局棊,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⒊某些体育项目比赛一次也叫一局。⒋一个官署。《朱子语类》卷八四:“顷在朝欲奏乞专创一局,召四方朋友习礼者数人编修。”《宋史·职官志一》:“大观 三年,詔六曹删定官併入详定一司,敕令所为一局。”⒌同样局势
    • 2.
      中和殿释义:北京 故宫 三大殿之一。在 太和殿 后,保和殿 前。明 初建,原名 华盖殿,后改名 中极殿。清 顺治 二年(1645年)重建,改名 中和殿。为帝王举行大典时演习礼仪之地。
    • 3.
      习仪释义:演习礼仪。《左传·昭公五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唐 韩愈《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清 吴荣光《吾学录·乡饮酒礼》:“前一日执事者於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
    • 4.
      习礼释义:学习礼仪。
    • 5.
      乡移释义:《礼记·王制》:“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后以“乡移”谓转移乡学而习礼。《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少朴訥,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
    • 6.
      傅相释义:⒈古称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汉 诸侯国有太傅,景帝 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曰相,通称傅相。《史记·梁孝王世家》:“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后汉书·班彪传》:“今皇太子诸王,虽结髮学问,脩习礼乐,而傅相未值贤才,官属多闕旧典。”⒉辅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成王 即位,周公 之属傅相焉。”汉 袁康《越绝书·吴人内传》:“武王 封 周公,使傅相 成王。”⒊指佐理或侍奉。《汉书·王吉传》“为傅婢所毒”颜师古 注:“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
    • 7.
      参头释义:⒈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⒉泛指和尚或道人。
    • 8.
      斋所释义:⒈祭祀前斋戒、习礼的场所。 ⒉布施斋食的场所。
    • 9.
      治礼释义:⒈讲习礼仪。 ⒉司礼。
    • 10.
      礼园释义:指修习礼仪之处。
    • 11.
      衆费释义:诸项费用。《宋书·庾悦传》:“且属县凋散,亦有所存,而役调送迎,不得休止,亦谓应随宜并减,以简众费。”南朝 梁武帝《霸府禁奢令》:“自非可以奉粢盛,脩紱冕,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备,此外众费,一皆禁絶。”
    • 12.
      讲礼释义:⒈习礼。 《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孔颖达 疏:“间一岁,诸侯亲自入朝,以讲习上下之礼。”汉 张衡《七辩》:“旁窥《八索》,仰镜《三坟》,讲礼习乐,仪则彬彬。”《新唐书·隐逸传·王绩》:“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 绩 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⒉叙礼,叙尊卑、长幼、宾主之礼。《水浒传》第四四回:“邀请二位义士到 聚义厅 上,俱各讲礼罢,谦让 戴宗 正面坐了。”
    • 13.
      识习释义:知书习礼。 泛指学识。
    • 14.
      读礼释义:⒈学习礼节。《荀子·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杨倞 注:“礼,谓典礼之属也。”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而学校之所讲,逢掖之所谈,几有若屠儿之礼佛,娼家之读礼者,是可叹也。”⒉古人守丧在家,读有关丧祭的礼书,因称居丧为“读礼”。语本《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清 王士禛《与汪苕文书》:“自 鄢陵 读礼,潁川 引疾……又何衰也。”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鲲溟侄》:“丙午余读礼家居,姪亦奉讳南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临去时,执着我的手,嘱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
    • 15.
      顺轨释义:⒈遵循运行的轨道。汉 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表》:“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於嘉时。”《晋书·天文志上》:“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薄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⒉遵从礼制法度,归顺正道。《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海盗奔迸,黑山 顺轨。”李善 注引《魏志》:“黑山 贼 张燕 率其众降,封为列侯。”晋 左思《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西倾顺轨,荆 南怀憓,朔 北思韙。”《隋书·礼仪志一》:“微习礼容,皆知顺轨。”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以今观之,则又吉讖也,从此百年顺轨,利孰大焉

习礼(x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习礼是什么意思 习礼读音 怎么读 习礼,拼音是xí lǐ,习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习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