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根喉咙出气释义:比喻同心协力。清 陈天华 《猛回头》:“常言道得好,兄弟在家不和,对了外仇,一根喉咙出气。”
- 2.
一腔释义:⒈满腹;满胸。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若果是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西游记》第八二回:“你看他做出那千般娇态,万种风情。岂知 三藏 一腔子烦恼。”清 陈天华《警世钟》:“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郭小川《大海浩歌》:“好,一腔胆略,好,一身风采。”⒉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唐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 姜侍郎。’”《水浒传》第二回:
- 3.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4.
不君释义:不行君道。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 不君,厚敛以彫墙。”杜预 注:“不君,失君道也。”《后汉书·王符传》:“昔 晋灵公 多赋以雕墙,《春秋》以为不君。”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秦末之革命》:“而 晋灵公 之不君,则 赵盾 因得以弑之。”
- 5.
半分释义:⒈平分为二;二分之一。唐 耿湋《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诗:“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宋史·兵志八》:“皇祐 元年,拣 河北、河东、陕西、京东 西 禁、厢诸军,退其罢癃为半分,甚者给粮遣还乡里。”⒉表示极少的钱。《水浒传》第二回:“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⒊表示极短的距离。陈天华《警世钟》:“老的,少的……各项人等,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⒋表示极小的程度。愈天白《危栏》:“她脱去了西装,从她神色中,我看不到她对它有半分
- 6.
口口释义:⒈犹言句句话。 宋 文天祥《出真州》诗序:“某见相公一箇恁么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杀相公?”⒉连声;口口声声。《红楼梦》第一○九回:“寳玉 接来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甚是精致。寳玉 口口称讚。”清 陈天华《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
- 7.
合聚释义:聚集;合拢。 《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二十三年,盗贼 马秦、高胜 等起事於 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潘扆》:“请其碪以为戏,既至,扆 乃出一小刀子,细细切之至尽……乃合聚之,碪復如故。”清 陈天华《猛回头》:“分开易断,合聚难折。”
- 8.
强雄释义:⒈亦作“彊雄”。 英勇;勇健。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新唐书·杜洪传》:“乾符 末,黄巢 乱 江南,永兴 民皆亡为盗,刺史 崔绍 募民彊雄者为土团军,贼不敢侵。”宋 苏辙《虏帐》诗:“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⒉强大;强盛。清 陈天华《警世钟》:“论他的土地人口,不及 中国 十分之一,他因为能够变法,尚能如此强雄。”
- 9.
捐除释义:废除;消除。清 龚自珍《明良论四》:“删弃文法,捐除科条。”清 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纔是好哩。”陈独秀《反动政局与各党派》:“目前第一步奋斗是要比较进步的党派即刻觉悟自身的价值与使命,相互捐除宿怨联合起来。”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九:“人总还是人啊!他们的悲哀与不幸,什么时候才能捐除呢?”
- 10.
方张释义:谓正当扩展、强大之际。宋 岳珂《金陀粹编·绍兴五年》:“万骑鼓行,震天声於不测;千里转战,夺勇气於方张。”明 沉鲸《双珠记·剿虏同功》:“以彼久疲之兵,临我方张之鋭,不劳血刃,敌可擒矣。”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顾其间反对共和之説者,要以就程度立言者为最坚,貌为持重,善於附会,而怠乎方张鋭进之人心,其最不可不辨也。”
- 11.
时制释义:⒈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文公 徙居 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⒉指当时的制度。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⒊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俞樾《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⒋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
- 12.
暗行释义:⒈谓不正当的行业。《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且説当日一个后生的,年三十餘岁,姓 朱 名 真,是个暗行人,日常惯与仵作约做帮手,也会与人打坑子。”⒉暗中进行。《水浒传》第八三回:“寡人已自差人暗行体察,深知备细。”清 陈天华《警世钟》:“这种暗行瓜分的利害,真真了不得。”
- 13.
横徵苛役释义:(横今读héng)谓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四节:“夫以 始皇、二世 之横徵苛役,淫刑以逞,以 汉高 较之,仁暴自相天壤。”
- 14.
烟户释义:⒈亦作“烟户”。人户。《清会典·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五》:“正天下之户籍,凡各省诸色人户,有司察其数而岁报於部,曰烟户。”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三回:“该村烟户共有三千多家。”⒉吸食鸦片烟的人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凡係吃烟的人,都要抽他的吃烟税,给他註了烟册,另外编成一个烟户。”
- 15.
猛回头释义:书名。清末陈天华著。1903年初刊于日本东京。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写出民族危机和亡国沉痛,号召驱除外国侵略者,推翻清政府,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此书在当时影响很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 16.
病狂丧心释义:同“喪心病狂”。形容言行昏乱荒谬。《水浒传》第一○一回:“蔡京 經體贊元,其子 蔡攸,如是覆軍殺將,辱國喪師,今日聖駕未臨時,猶儼然上坐談兵,大言不慚,病狂喪心!”清 周亮工《书影》卷一:“公不欲出其門,論中故爲詼語。首云儂竊觀天下之事云云;中間論鬼神處,突曰:如以爲無,則 慧娘 之敲 裴生 之門也,麗娘 之入 柳生 之室也。撤棘後,則某果已魁,公及閲所爲論,始有病狂喪心之評。”清 陈天华《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今於烈士之死,則目爲病狂喪心;於 滿 奴之倖免,則慰之幸之,何其顛倒如是其
- 17.
相悖释义:相违背。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公 之鹰扬,伯夷 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庸俗之见以为列强环伺,群志未孚,专制行之,犹恐不济,况啟纷议之端,来解散之象,不与救时之旨相悖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为了自己的前途,赖采成 壮着胆子说了这几句相悖的话。”
- 18.
空拳释义:⒈徒手;空手。汉 桓宽《盐铁论·险固》:“戍卒 陈胜,无将帅之任,师旅之众,奋空拳而破百万之师。”唐 元稹《论西戎表》:“寇至则卒伍被甲而乘城,野人空拳以应敌。”清 陈天华《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只想拿空拳打他。”⒉谓无所擒获。唐 杜甫《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浦鸥防碎首,霜鶻不空拳。”宋 梅尧臣《鳲鸠赋》:“下无全物,落不空拳。”⒊见“空弮”。
- 19.
羁绁释义:⒈亦作“羈絏”。 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陆德明 释文:“羈,马络头也;絏,繫。”唐 元稹《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宋 苏洵《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国民为其束缚驰骤,实无异於牛马之受羈紲。”⒉拘禁;系缚。宋 欧阳修《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渴虽有饮飢有啄,羈紲终知非尔乐。”明 张煌言《三过三关》诗:“天阔水沉浮,鸿鵠难羈紲。”⒊控
- 20.
美益求美释义:好上更求好。清 陈天华《警世钟》:“一切陸軍、海軍、政治、工藝,無不美益求美,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