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太皞 太皞的意思
tàihào

太皞

简体太皞
繁体
拼音tài hào
注音ㄊㄞˋ ㄏ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ài,(1) 过于。【组词】:太长。(2) 极端,最。【组词】:太甚。太平。(3) 高,大。【组词】:太空。太学。(4) 很。【组词】:不太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组词】: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hào,(1) 白色。【例句】:“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2) 古通“昊”,广大。【例句】:“欲报之德,皞天罔极。”(3) 姓。

基本含义

太皞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高悬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太皞的意思

太皞 [tài hào]

1. 见“太皥”。

太皞 引证解释

⒈ 见“太皥”。


国语词典

太皞 [tài hào]

⒈ 帝号。即伏羲氏。也作「太昊」。

《幼学琼林·卷首·历代帝王纪》:「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在位百五十年。」


太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颢释义:太皞。即 伏羲氏。
    • 2.
      太皓释义:即太皞。传说中古帝名。
    • 3.
      太皥释义:⒈亦作“太皞”。亦作“太曎”。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⒉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故配东方,为司春之神。⒊天空。
    • 4.
      时帝释义:指春帝 太皞、夏帝 炎帝、秋帝 少皞、冬帝 颛顼 及中央帝 黄帝。
    • 5.
      炎虙释义:炎帝 神农氏 和 太皞 伏羲氏 的并称。 虙,通“伏”。
    • 6.
      龙官释义:太皞、伏羲 时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皥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 注:“有龙瑞,故以龙命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宓羲 龙师名官。”颜师古 注:“应劭 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张晏 曰:‘庖羲 将兴,神龙负图而至,因以名师与官也。’”《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魏 主 珪 临 昭阳殿 改补百官,引朝臣文武,亲加銓择,随才授任……其官名多不用 汉 魏 之旧,倣上古龙官、鸟官,谓诸曹之使为鳧鸭,取其飞之迅疾也。”

太皞(tai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太皞是什么意思 太皞读音 怎么读 太皞,拼音是tài hào,太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太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