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干理 干理的意思
gàn

干理

简体干理
繁体幹理
拼音gàn lǐ
注音ㄍㄢ ㄌ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àn gā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组词】:树干。躯干。干线。(2) 做。【组词】:干事。说干就干。(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组词】:干才。干员。干练。(4) 方言,坏、糟。【组词】:事情要干。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基本含义

指处理事务、办理事情。

干理的意思

干理 [gàn lǐ]

1. 治理;料理。

3. 谓干练有理事之才。

干理 引证解释

⒈ 治理;料理。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汝南 许文休 入 蜀,谓 裔 干理敏捷,是中夏 钟元常 之伦也。”
《陈书·谢岐传》:“时军旅屡兴,粮储多闕, 岐 所在干理,深被知遇。”
明 张居正 《召见纪事》:“至于国家事务,臣当尽忠干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君干理家事毕,妾当自至。”

⒉ 谓干练有理事之才。

《三国志·魏志·和洽等传评》:“和洽 清和干理, 常林 素业纯固。”
《陈书·沉君理传》:“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旧唐书·杜正伦传》:“正伦 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


干理(ga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干理是什么意思 干理读音 怎么读 干理,拼音是gàn lǐ,干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干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