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壮年 壮年的意思
zhuàngnián

壮年

简体壮年
繁体壯年
拼音zhuàng nián
注音ㄓㄨㄤˋ ㄋ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àng,(1) 大,有力,强盛。【组词】: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2) 增加勇气和力量。【组词】: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组词】:壮族。壮锦。壮歌。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基本含义

指人在壮年时期,身体强壮,精力充沛。

壮年的意思

壮年 [zhuàng nián]

1. 中国古年称男子三十为壮年。

[the more robust years of a person’s life; prime of life;]

壮年 引证解释

⒈ 壮盛之年。多指三四十岁。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唐 刘禹锡 《荐处士严瑟状》:“未逢知己,已过壮年,汩没风尘,有足悲者。”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三:“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明史·王慎中传》:“壮年废弃,益肆力古文,演迤洋赡,卓然成家。”
王统照 《沉思》:“他有三十二三岁的年纪,是个壮年的画家。”


国语词典

壮年 [zhuàng nián]

⒈ 称人在三、四十岁的时期。

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

丁壮


壮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丁壮释义:健壮的人,指青壮年。

壮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劲释义:谓一直不松劲;一直不间断。马南邨《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快要开车了,车门就要关上,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一股劲地往车上挤。”葛洛《社娃》:“菜豆地里的积水也已有半尺深,水还在一股劲往里灌。”马烽《村仇》:“老刘 左说右说讲了好多道理,但 田铁柱 只是一股劲摇头。”
    • 2.
      丁妻释义:壮年的已婚妇女。 唐 李德裕 逸句:“谁家幼女敲筯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 3.
      丁壮释义:健壮的人,指青壮年。
    • 4.
      东武吟释义:即乐府《东武吟行》。 唐 李白《还山别金门知己》诗:“闲来《东武吟》,曲尽情未终。”唐 刘禹锡《和董中庶古散调辞赠尹果毅》:“昔听《东武吟》,壮年心已悲。”参见“东武吟行”。
    • 5.
      云已释义:⒈犹言而已,罢了。 《汉书·叙传下》:“敞、义 依 霍,庶几云已。”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若此人等,无益於治,可为庶几而已也。”汉 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⒉犹言完了,休止。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6.
      优为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7.
      优爲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8.
      偏侍释义:谓双亲一方去世,一方尚在。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李嶢 及第在偏侍下。”明 宋濂《望云图诗序》:“人之壮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下此,则父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又下此,则二亲或有一存而称偏侍者矣。”
    • 9.
      健儿释义:称体魄强健而富有活力的人(多指英勇善战或长于体育技巧的青壮年):空军健儿。体坛健儿。
    • 10.
      克壮之年释义: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 11.
      农丁释义:指青壮年农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中 连遭贼寇,穀帛不足,遣 冀州 农丁五千屯於 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 12.
      冠岁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南朝 梁 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岁,腾华流艺。”《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於公卿。”
    • 13.
      刀竿节释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一刀竿。一壮年身穿红衣,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到顶点后鸣放鞭炮。此外还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集一起,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 14.
      刀马旦释义:传统戏曲旦角 的一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兼重唱、念和做工。
    • 15.
      勤役释义:指行役。 谓因公务跋涉在外。南朝 宋 颜延之《秋胡》诗:“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16.
      口疮释义:⒈一种口腔黏膜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病因不明。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上反复出现圆形浅表溃疡,剧痛,一般十日可愈。⒉中医病证名。心火虚热所致。症状同。
    • 17.
      君子三戒释义: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诱惑;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18.
      壮丁释义:旧时指青壮年的男子(多指达到当兵年龄的人)。
    • 19.
      壮室释义:男子三十称壮年,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称“壮室”。《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 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唐 蒋防《霍小玉传》:“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宋 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幼敏门》:“李贺 字 长吉,唐 诸王孙,七岁以长短之製名动京师……不幸未壮室而终。”
    • 20.
      壮容释义:⒈青壮年时的容貌。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唐 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⒉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易 阳壮容,卫 之稚质;邯郸 躧步,赵 之鸣瑟。”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易 阳,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壮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劲释义:谓一直不松劲;一直不间断。马南邨《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快要开车了,车门就要关上,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一股劲地往车上挤。”葛洛《社娃》:“菜豆地里的积水也已有半尺深,水还在一股劲往里灌。”马烽《村仇》:“老刘 左说右说讲了好多道理,但 田铁柱 只是一股劲摇头。”
    • 2.
      丁妻释义:壮年的已婚妇女。 唐 李德裕 逸句:“谁家幼女敲筯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 3.
      丁壮释义:健壮的人,指青壮年。
    • 4.
      东武吟释义:即乐府《东武吟行》。 唐 李白《还山别金门知己》诗:“闲来《东武吟》,曲尽情未终。”唐 刘禹锡《和董中庶古散调辞赠尹果毅》:“昔听《东武吟》,壮年心已悲。”参见“东武吟行”。
    • 5.
      云已释义:⒈犹言而已,罢了。 《汉书·叙传下》:“敞、义 依 霍,庶几云已。”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若此人等,无益於治,可为庶几而已也。”汉 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⒉犹言完了,休止。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6.
      优为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7.
      优爲释义:谓任事绰有馀力。 《礼记·文王世子》:“仲尼 曰:‘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 伯禽,所以善 成王 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 优为之。’”孔颖达 疏:“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金 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独谓君读书为儒,能以壮年取高第,此必有以过人,而其优为一邑,固所宜者。”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出入风议,臧否人羣,文士所优为也;持理议礼,非擅其学莫能至。”
    • 8.
      偏侍释义:谓双亲一方去世,一方尚在。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李嶢 及第在偏侍下。”明 宋濂《望云图诗序》:“人之壮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下此,则父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又下此,则二亲或有一存而称偏侍者矣。”
    • 9.
      健儿释义:称体魄强健而富有活力的人(多指英勇善战或长于体育技巧的青壮年):空军健儿。体坛健儿。
    • 10.
      克壮之年释义: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 11.
      农丁释义:指青壮年农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中 连遭贼寇,穀帛不足,遣 冀州 农丁五千屯於 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 12.
      冠岁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南朝 梁 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岁,腾华流艺。”《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於公卿。”
    • 13.
      刀竿节释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一刀竿。一壮年身穿红衣,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到顶点后鸣放鞭炮。此外还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集一起,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 14.
      刀马旦释义:传统戏曲旦角 的一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兼重唱、念和做工。
    • 15.
      勤役释义:指行役。 谓因公务跋涉在外。南朝 宋 颜延之《秋胡》诗:“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16.
      口疮释义:⒈一种口腔黏膜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病因不明。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上反复出现圆形浅表溃疡,剧痛,一般十日可愈。⒉中医病证名。心火虚热所致。症状同。
    • 17.
      君子三戒释义: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诱惑;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18.
      壮丁释义:旧时指青壮年的男子(多指达到当兵年龄的人)。
    • 19.
      壮室释义:男子三十称壮年,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称“壮室”。《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 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唐 蒋防《霍小玉传》:“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宋 阮阅《增修诗话总龟·幼敏门》:“李贺 字 长吉,唐 诸王孙,七岁以长短之製名动京师……不幸未壮室而终。”
    • 20.
      壮容释义:⒈青壮年时的容貌。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华佗 ﹞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南史·陶弘景传》:“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唐 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⒉年轻美丽的容颜。《文选·左思<魏都赋>》:“易 阳壮容,卫 之稚质;邯郸 躧步,赵 之鸣瑟。”张铣 注:“壮容,少年美丽之容。易 阳,易水 之阳,中多美女。稚质,童颜也。”

壮年造句

1.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之人了。

2.他正是壮年时,已经白发苍苍了。

3.绿色是呱呱坠地的婴儿,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是意气风发的壮年,是晨练中的老人。

4.在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扫除青壮年文盲。

5.春天像正直壮年的男子,从内心到外在都十分如一,一心为事业家庭奋斗,他活得纯粹。

6.人的一生是少年,是青年,是壮年,是老年。

7.夏天像正直壮年的男子,从内心到外在都十分如一,一心为事业家庭奋斗,他活得纯粹。

8.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壮年是什么意思 壮年读音 怎么读 壮年,拼音是zhuàng nián,壮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壮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