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拨 指拨的意思
zhǐ

指拨

简体指拨
繁体指撥
拼音zhǐ bō
注音ㄓˇ ㄅㄛ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bō,(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组词】: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2) 分给。【组词】:拨发。拨款。拨付。(3) 治理。【组词】:拨乱反正。(4) 掉转。【组词】:拨转马头。(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例句】:分成两拨儿。

基本含义

指点引导。

指拨的意思

指拨 [zhǐ bō]

1. 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指点;指挥。

指拨 引证解释

⒈ 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唐 元稹 《琵琶歌》:“自后流传指拨衰, 崑崙 善才徒尔为。”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诗:“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絃索鸣。”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这琵琶不是野调,好似 裴兴奴 指拨。”

⒉ 指点;指挥。

《朱子语类》卷四十:“曾参、曾点 父子两人絶不类, 曾子 随事上做,细微曲折,做得极烂熟了,才得圣人指拨,一悟即了当。”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又指拨把檯桌搭成一桥,恰好把孝堂路逕塞住。”
茅盾 《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指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口弦释义:也叫口簧。吹奏乐器。由一个马蹄形框架中间插入一片簧舌构成。演奏者凭口腔共鸣及手指拨动簧舌发声。流行于中国东北、西南地区。
    • 2.
      披沙炼金释义:指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 3.
      拨贷比释义:又名拨贷率,是指拨备占总贷款的比率。
    • 4.
      掌旋球释义:也称“健身球”。以手掌耍弄圆球锻炼指掌的一种健身活动。球多为钢制,中空,内有小钢球,转动时能发出清脆鸣铃声。也有用玉球、石球、木球或以胡桃代替。玩时,将两颗或两颗以上圆球置手心上,以五指拨弄或掌侧推动圆球,使球在掌心旋转不已,从而达到锻炼指掌和按摩指掌穴位的功效。两手交替进行,也可同时进行。
    • 5.
      物类释义:⒈万物,各类的物。《荀子·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列子·周穆王》:“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傅尃《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盖以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⒉物的同类,同类。汉 东方朔《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兮,物类之相感也。”王逸 注:“言鸟兽相呼,云龙相感,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郊 常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乃方响一片。有知者识是蕤宾铁也。指拨精玅,致律吕相应,物类相感耳。”清 黄景仁《啼乌仁》:“明知无益
    • 6.
      调絃释义:弹奏弦乐器。南朝 宋 鲍照《学古》诗:“调絃俱起舞,为我唱梁尘。”唐 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大指调絃中指拨,腕头花落舞衣裂。”

指拨(zhi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拨是什么意思 指拨读音 怎么读 指拨,拼音是zhǐ bō,指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