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 [yuè shì]
1. 经历时世。
阅世 引证解释
⒈ 经历时世。
引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国语词典
阅世 [yuè shì]
⒈ 经历世事。
引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
宋·苏轼〈自净士寺步至功臣寺〉诗:「荣华坐销歇,阅世如邮传。」
阅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生之犊不惧虎释义: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2.
士胄释义:士族;阀阅世家子弟。
- 3.
更世释义:阅世,经历世事。
- 4.
童孺释义:⒈儿童;幼年。 汉 蔡邕《童幼胡根碑》:“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南史·范元琰传》:“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唐 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纷吾家 延州,结友在童孺。”清 汪琬《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⒉指阅世未深的青年。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
- 5.
贱婢释义:⒈对婢妾、娼优等女子的贬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一应官司门户等事,你自教贱婢支持,莫再来缠我。”明 汪廷讷《种玉记·绦探》:“可惜他厕身贱婢,溷跡女奴。”清 叶梦珠《阅世编·内装》:“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綺,娼优贱婢以为常服。”⒉用为对女人的詈词。《西游记》第六十回:“那女子一听 铁扇公主 请 牛魔王 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駡道:‘这贱婢,着实无知!’”
- 6.
资郎释义:出钱捐官之人。清 叶梦珠 《阅世编·士风》:“其视资郎异途,蔑如也。”参见“ 貲郎 ”。
- 7.
赠耗释义:旧时征收赋税,以转运亏损为名,额外加征以供弥补的一种杂税。 清 叶梦珠《阅世编·徭役》:“乃运军犹借米色,需索勒掯会银酒饭,种种不一,驯致 顺治 十一、二年间,会银每石加至三钱,米色每石加至一钱五分,而当官之赠耗,额设之银米不与焉。”《清史稿·食货志三》:“乾隆 七年,定 江 南漕米赠耗永免停支例。”参见“贴赠”。
- 8.
踢透释义:剔透,机灵明达。 《全元散曲·粉蝶儿·阅世》:“从幼年间踢透聪明,折末作文章,通经史、诗词歌咏。”
- 9.
连泗纸释义:即连史纸。 清 叶梦珠《阅世编·礼乐》:“数年以来,始用全幅 涇县 连泗纸刊刻大字,不独縉绅家行之矣。”参见“连史纸”。
- 10.
通番释义:⒈与海外往来。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今 广东 市舶,公家尚收其羡以助餉,若 闽 中海禁日严,而滨海势豪,全以通番致素封。”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日本 海中有鱼,与人无异而秃首有尾,通番者谓之海和尚。”⒉与外国或外族相勾结。清 叶梦珠《阅世编》卷七:“﹝烟叶﹞民间不许种植,商贾不得贩卖,违者与通番等罪。”清 李渔《凰求凤·囚鸾》:“逢人莫漏机,有差池,终须究汝通番罪。”
- 11.
阅世释义:经历世事:阅世渐深。
- 12.
题请释义:犹奏请。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都给事御史,止赠通参大理丞,其有遗误而抚按题请者,超二级,太常少卿致仕官亦知之。此四舛也。”明 汤显祖《牡丹亭·榜下》:“正此题请。呀,一个老秀才走将来。”清 叶梦珠《阅世编·科举二》:“钦定会场四书题目,始于 顺治 十五年二月,御史 赵祥星 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