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苟言 苟言的意思
gǒuyán

苟言

简体苟言
繁体
拼音gǒu yán
注音ㄍㄡˇ 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ǒu,(1) 姑且,暂且。【组词】:苟安。苟延残喘。苟且。(2) 马虎,随便。【组词】:苟得。苟合。不敢苟同。(3) 如果,假使。【组词】: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4) 姓。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谎、虚假的言论。

苟言的意思

苟言 [gǒu yán]

1. 不实之言。

3. 随便发表意见。

苟言 引证解释

⒈ 不实之言。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恶言不出口,苟言不留耳。”
《新唐书·李翱传》:“然其为状者,皆故吏门生,苟言虚美,溺于文而忘其理。”

⒉ 随便发表意见。

《后汉书·郎顗传》:“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臣当受苟言之罪。”
李贤 注:“《论语》:孔子 曰:‘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明 刘基 《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春秋》非圣人莫能修之,夫岂可以苟言哉!”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国语词典

苟言 [gǒu yán]

⒈ 言语轻率不当。

《后汉书·卷三〇下·郎?传》:「愿访问百僚,有违臣言者,臣当受苟言之罪。」


苟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苟释义:不随便;不马虎:不苟言笑(形容人态度庄重)。一丝不苟。
    • 2.
      旌赏释义:表彰奖赏。 《宋书·孝武帝纪》:“下四方旌赏茂异。”《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
    • 3.
      板直释义:⒈死板而耿直。⒉神态严正,不苟言笑。
    • 4.
      言笑释义:说和笑;谈笑:不苟言笑。言笑自若。
    • 5.
      言笑不苟释义: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 6.
      贞默释义:端庄静默。 谓不苟言笑。

苟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苟释义:不随便;不马虎:不苟言笑(形容人态度庄重)。一丝不苟。
    • 2.
      旌赏释义:表彰奖赏。 《宋书·孝武帝纪》:“下四方旌赏茂异。”《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
    • 3.
      板直释义:⒈死板而耿直。⒉神态严正,不苟言笑。
    • 4.
      言笑释义:说和笑;谈笑:不苟言笑。言笑自若。
    • 5.
      言笑不苟释义: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 6.
      贞默释义:端庄静默。 谓不苟言笑。

苟言造句

1.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2.他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

3.韩熙载在夜宴活动中不苟言笑,神情严肃冷漠。

4.新来的不苟言笑的无情经理管理着公司。

5.另一方面,严谨并不意味着不苟言笑。

6.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7.他不苟言笑,大家觉得他有点“夏日可畏”,所以都敬而远之。

8.爸爸虽然不苟言笑,但对人却非常好。

9.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

10.王老师是个严肃的人,他平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11.我的老师虽然不凶,然而不苟言笑,自然不算温柔;同桌虽然爱哭,毕竟也爱笑,自然算乐观。

12.他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

苟言(gou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苟言是什么意思 苟言读音 怎么读 苟言,拼音是gǒu yán,苟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苟言造句子